“六四”專題報導之六:從“對話”到“對抗”--採訪項小吉

XiangXiaoji02_150.jpg

項小吉當時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讀國際法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三年級的學生。

當年的學運領袖項小吉對本台記者何山講,他沒有想過政府會開槍,會用坦克屠殺人民,中國的歷史上未曾有過,學生頂多是被打個頭破血流。但真實的結果,他在六月三日晚聽到槍聲才知道。

項小吉說﹕“沒有預見到會有大規模屠殺,一直到真正開槍了,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是在屠殺。”

16年後,項小吉再談這件事,他好冷靜,只有當記者問到,“有人批評當年學生內部也有不民主的地方時”,項小吉的語調才有一點點的急速。他說,事件來得很倉促,“當年學生組織根本就沒有時間制定甚麼章程”,“學界對話團”如是、“北京高校自治聯”如是。他講,“但如果中國的民主運動沒有被屠殺、撲滅下去的話,能夠持續下去的話,這些團體能夠完善自身的制度,自身的章程。”

項小吉說﹕“因為在這之前,一直到六月三號,共產黨的宣傳,包括楊尚昆的講話,一直在說,戒嚴部隊不是對學生來的,戒嚴部絕不會對學生開槍,一直是這樣說的。學生也是一直這樣相信,一直到六月三號,血淋淋的死在地上,機槍掃射,大家才知道是屠殺的開始。”

在這之前,大家認為你可能會戒嚴,你可能會當年七六年天安門事件一樣,可能有一些警察、軍隊將學生拖走,打到頭破血流都有可能,但不會想到用坦克、機槍掃射,因為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包括段祺瑞政府其實也就很小規模的對衝進段祺瑞辦公樓的幾個人(開槍),也就死了幾個人﹐五六個人。

項小吉說﹕“所以在這之前,大家認為你可能會戒嚴,你可能會當年七六年天安門事件一樣,可能有一些警察、軍隊將學生拖走,打到頭破血流都有可能,但不會想到用坦克、機槍掃射,因為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發生過,包括段祺瑞政府其實也就很小規模的對衝進段祺瑞辦公樓的幾個人(開槍),也就死了幾個人﹐五六個人。”

究竟,16年前的學運,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升級,由學生當年要求的“對話”發展到“對抗”﹐“開槍”的?項小吉是當年學界對話團團長、召集人,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箇中細節。八九年的學界對話團當年被稱為,學生團體中最民主的一個。下面就由這位當年的當事人一一說明。

項小吉說﹕“本來是六月份要畢業的,等於是要應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在四月份胡耀邦去的世時候,他是四月十五號去世,政法大學的學生和老師在四月十七號就組織了第一次到天安門廣場去悼念胡耀邦逝世,當時我參加了那一次遊行。四月十七號的那一次遊行,大概是北京高校第一次上街遊行,政法大學那時發動得比較早。

“緊接著在四月二十二號,胡耀邦追悼會,政法大學跟很多學生都在天安門廣場參加這個追悼大會。之後,由當時的政府絕對接受學生的請願,學生就要求跟政府對話,對話就成了當時學生運動主要的訴求。”

項小吉說﹕與政府“對話”是當年學生的主要訴求。政法大學成了一個宣傳團,園員到海淀區的學校進行演講,而他就是這個宣傳團的組織者,日後成為了對話團的團長。不過,一篇人民日報的“四二六社論”激化了學生的運動。

“在四二六所謂的社論出來以後,學生組織了四二七大遊行,北京四二七大遊行,在遊行中還是要求政府公開跟學生對話。學生的要求,到四月二十九號,政府舉辦了一次和學生代表的對話會。

“當時我是這個對話會的學生代表,當時我提出了一些看法,當時袁木他們就很生氣。這個對話會,在全國通過中央電視台實況轉播,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北京高自聯當時對這個對話會很不滿,覺得政府在愚弄學生。”

“然後高自聯就在五月三號成立了對話代表團,(由)各位學校的代表成立這個對話代表團。當時在成立大會上,就推舉我作對話代表團的召集人。對話代表團成立之後,就開始積極溝通跟政府的對話渠道。”

根據多位當年學運參與者、知識分子的敘述,“對話代表團”可以講是扭轉八九年學生與政府之間僵局的關鍵,也可以講是希望,希望透過“對話”改變局勢。不過,政府方面一拖再拖﹐直至學生出現絕食。

項小吉說﹕“政府方面一直在拖,一直多拖到五月十三號,政府方面還沒有答覆要舉行公開的、平等的對話,那麼在五月十三號學生開始絕食。開始絕食,政府就開始很重視這個問題,因為很快戈爾巴喬夫要訪問中國。當時,在五月十三號絕食的當天,就在統戰部,閻明復出面,召開了高自聯、對話團和一些知識分子,在統戰部有一個見面,討論這這問題應該怎麼辦。當然學生要求很明顯,要公開平等的對話,這樣一直到第二天,五月十四號政府方面答應對話。”

不過,政府方面的失信,令學生與政府再次陷入僵局,也埋下了日後武力清場的伏筆。項小吉說,政府方面原先答應與學生的對話將再次通過中央電視台實況轉播,但出來的並不是這一回事。

“當時本來是講好了要實況轉播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要看到七點鐘的新聞聯播,要看到才會滿意。政府方面就沒有實況轉播。對話進行到七點鐘,學生沒有看到實況轉播,就很不滿意。一些學生就衝進了統戰部的會議室,要求對話停下來,這樣對話就結束了。”

到了五月十五日,學生對話代表團希望再次與政府重開對話;不過,政府方面並沒有接受。項小吉說,後來知到,五月十五日當天,原來在鄧小平的家中,政府已經決定了要戒嚴了。

項小吉說,十六、十七日學生多次要求重開對話,但都不成功。到了十九號,戒嚴令開始了。

戒嚴之後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在開槍之後,項小吉是如何透過“黃雀行動”輾轉來到香港,後移居美國的呢?我們下星期一再講。(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