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在四月四日清明節首次攜全家回到祖籍廣東台山吉龍村祭祖。駱家輝在美國駐廣州總領使館微博上說,讓子女回鄉祭祖,感受中國文化,了解自己的祖先,非常重要,而當地村民透露,駱家輝重視教育文化等中國傳統價值觀也幫助了族人被免於平憤征地的災禍。(潘加晴報道)
台山市水步鎮政府一名在當日負責後勤的工作人員對本台表示,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這次回鄉只停留了三個小時,主要是去祖墳掃墓,回祖居看看,讓子女們了解祖輩出生和生活的故鄉。
工作人員:"他們一家人入村時有舞獅,比較隆重,許多村民到來迎接。他與村民握手和合照,鄰村的村民和愛好攝影者都有到來圍觀,(當時有多少人﹖)都有二、三百人。前兩次回來探望鄉親, 之前參觀過幼兒園,這次主要是掃墓,回祖居看看,向孩子介紹(故鄉)的情況。"
駱家輝的六叔公駱耀章表示,上幾次家輝回鄉都是由政府安排和支付費用,但近年政府要節約,這次的開支都是由村民負擔。
駱耀章:"以上幾次都是由人民政府安排,家輝在1997年、2006年和2011年都返過來,人民政府在安排和保安都做得好周到,歡迎和祭祖用品都是政府出(支付),這次政府各級都要節約,祭品全部由我出,歡迎等費用則由村民支付。"
不過,駱家輝在離開前,不單向六叔公歸還3000元的祭品費用,還給了他一封大紅包以示感謝和尊敬。
今年已87歲的駱耀章是駱家輝家族中輩分最高的長輩,駱家輝的爺爺是駱耀章的大哥。駱耀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和大哥相差了40多歲。
"我和他(駱家輝)的爺爺是兄弟,我排第六,同大哥相差了一代人。我和家輝爺爺的長孫是同年,所以我一出世,他就叫我阿公﹗(現在你是最高輩份?)是的,我去到美國每個人都叫我阿公。"

駱耀章說,他們家族是典型的移民家庭,早年父親就到過美國打工,後來又返回中國。真正到美國移民定居是駱家輝的爺爺駱世澤。他的大哥回來後帶了三名弟弟到美國,只有他和三哥留在台山老家。
駱耀章說,他的子女和大部份的親人都在美國,目前老家只剩下他們兩婦夫。他說,家輝會聽台山話,但說就不大會說,他們溝通都是通過翻譯。對於家輝成為首位華裔美國駐華大使,他感到光榮,希望他能促進中美關係。
駱耀章又透露,因建公路,當局曾向村民提出平墳征地,但家輝多次回來到祖墳掃墓後,現在已沒有再提征地問題。
駱耀章:"見家輝回來拜過祖,我們的墳地被留下來,(當局之後沒有提過﹖)以前的山公路在我們後面山通過,現在沒有收(地),該條公路是到新會。(是否因為家輝步步高陞,當局就沒有再提﹖)有些關係。"
吉龍村村長駱其慰也表示,幾年前當地許多祖墳被列入拆遷名單,遭到村民反對,但當局一直置之不理,近年當局已沒有再提,認為是駱家輝幫了他們。
現年63歲的駱家輝,與祖籍上海的妻子李蒙育有兩女一子。駱家輝在2011年被委任為美國駐華大使之前,曾經擔任過商務部長,在此之前當過兩任華盛頓州長,亦都是首位華裔州長和商務部長。
駱家輝是來自廣東台山移民家庭的第三代,他前後總共回過家鄉四次。1997年10月,駱家輝當選華盛頓州長後不久,就和父母、妻子首次回到台山,此後又於2006年和父母、妻子、姐妹等重訪故鄉祭祖。2011年1月,駱家輝父親去世,同年11月,他再次回鄉祭祖,並把父親的遺像帶回故鄉,與祖先的牌位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