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民調查》一書﹐作者陳桂棣和吳春桃探討中國農民受壓及被忽視的問題﹐引起國內外巨大的回響﹐更獲得國際的文學獎﹐但此作品卻被中國當局列為禁書﹐更因此為作者惹來官非﹐書中揭露安徽省阜陽市政協副主席張西德的貪污腐敗﹐但反被張西德控告誹謗侵譽﹐在作者不知情下出版社向張西德賠償五萬元。兩位作者4月中剛到美國紐約出席一個國際文學活動﹐他們向本台駐紐約記者吳翊菁道出案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兩人正撰寫另一部有關農民狀況的調查。
大陸作家陳桂棣和吳春桃以一部《中國農民調查》榮獲2004年尤利西斯國際報告文學大獎,該書在大陸狂銷八百萬冊並引起各界的熱烈討論。4月26至28日,陳桂棣和吳春桃夫婦訪問紐約,出席國際筆會的文學節和參加該書英文版的宣傳活動。
這兩位報導文學作家堅信“為無聲者發聲”是做人的意義﹐因為中國九億農民是佔世界農民的百分之四十﹐而他們依然面對不少壓迫和受到法制的欺凌。雖然《中國農民調查》一書被禁了﹐但陳桂棣興幸書中所探討的不少問題開始被中央正視。他對胡溫有關解決三農問題的宏願有信心﹐但擔心德政不能在農村落實。
他說﹕我們認為胡錦濤和溫家寶的確比歷屆更關心農民﹐他們的關注不只是口頭上﹐他們的的確確採取了具體的措施﹐譬如醫療改革﹐我們在下面看出來醫療合作的都在辦。還有農村的孩子上學絕大部份是不交學費的﹐當然也有部份地方沒有落實﹐我們也調查到這些情況。他們應該感到非常緊張﹐有輿論的壓力﹐那只是遲早的事情。還有譬如農民孩子上大學﹐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從前是19億﹐今年可能是29億元﹐明年可能達到兩百億。如果都落實的話﹐農民孩子上學最困難的部份可以解決了。我們最擔心的是在兩會工作報告也好﹐以及黨的一些惠民措施也好﹐如果能真是落實到農民身上處﹐應該講對農民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現在落實應該講是很大問題﹐有的人從中央打折扣﹐有的利用中央文件是來搞他們自己的利益﹐這方面的情況我們調查當中也有發現。如果中央能夠注意下面落實的情況﹐應該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陳桂棣對胡溫近日提倡自由平等的表述感到很振奮﹐但認為中國要有真正的法制憲政才會有前途。他說﹕解放以的歷屆中央領導者從來沒有明確的把民主作為是一個好東西﹐人權作為是人類的共識提出來﹐我覺得這還是一種進步。問題就是我們的憲法﹐早已經明確的賦 予公民很多的權力﹐譬如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但是這也面臨一個落實問題。也許呢現在我們在下面看不清楚﹐也許一些具體的難處﹐也許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們 覺得已經進入憲法的東西就應該去落實的。應該維護憲法當中的公民的權力。你譬如言論自由一個民主國家最起碼的東西﹐它沒有這些東西﹐缺少一種公民對政府一 種監督﹐現在腐敗現象當然是個很複雜的現象﹐我覺得這跟公民權力沒有落實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中國農民調查》在國際引起很大的回響﹐陳桂棣表示其實所有的大陸記者都可以寫出他這樣的一部作品。他認為中國必須要擬定新聞法﹐記者才不會擔心被告上法庭﹐或因為人身安全而不敢披露事實。
他說﹕應該來講了﹐我們現在所寫的這些報告文學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是新聞記者的工作﹐新聞記者應該更敏感的面對社會問題。但是現在中國記者﹐我們接觸的太多的﹐他們的新聞敏感是高于作家的﹐首先可以肯定這一點。不是講只有我和我的愛人才可以寫出《中國農民調查》的﹐我覺得中國大量的記者都可以完成這個﹐他們掌握的事實可能比我們的還要更深刻更尖銳。但是中國沒有新聞法﹐沒有新聞法﹐記者就出於非常被動的狀態。他們面對事實在法院成為被告﹐這樣的故事是屢見不鮮。一旦成為被告就會敗訴﹐因為沒有法律保護。中國的記者真的需要新聞法﹐需要新聞自由。我們是很偶然的串到記者的位置上去﹐我們寫了一些面對現實的報告文學﹐但是我們這本書也遇到同樣的困難﹐遇到了一些封殺。如果有新聞法或者保護文學藝術之類的法律﹐處境會更好﹐我相信中國的文學會比現在更繁榮。如果能允許面對現實的作品出版﹐中國的腐敗現象決絕對要比現在好多了。
不少人把陳桂棣夫婦敢言的作風與已故的著名記者劉賓雁相比﹐陳桂棣坦言受到劉賓雁的文學手法的啟發﹐更從劉賓雁因為隱去人物的身份而不斷被官司糾纏的事件中學到寫作時一定要用真名實姓。陳桂棣堅信世界上沒有一個力量能夠打敗事實﹐所以不需要去迴避。
至於繞讓一時的官司雖然在2006年夏天解決了﹐但因為當局對陳桂棣夫婦封鎖消息﹐吳春桃表示直至今年初出才知道人民出版社私下賠了安徽省阜陽市政協副主席張西德五萬元﹐她覺得十分冤枉。

她說﹕出版社跟他和解﹐但我們沒有跟他了結。我們算是有連帶責任﹐但當時最高人民法院說“不要找作者了﹐作者是閒雲野鶴”。其實我們根本沒有跟他和解﹐我們是堅持要打到底的﹐不是敗訴。張西德拿了錢以後就很狂了﹐到處宣揚他贏了這個官司。他覺得這就是事實﹐我不打贏怎麼會賠錢呢?所以我們感到特別的冤枉。
陳桂棣夫婦今次訪美在大陸出境時沒有遇到當局的刁難﹐但陳桂棣慨嘆早前來美國領獎的大陸抗愛鬥士高耀潔回國後卻被軟禁的遭遇。
他說﹕高耀潔的這個回國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我們到美國紐約才看到﹐看到了以後感到很複雜﹐第一個是感到震驚的。如果沒有高耀潔這樣的人﹐河南的艾滋病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狀況。她是熱愛家鄉﹐愛國的一個人﹐不應該把她作為一個敵人來對待。因為艾滋病應該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敵人﹐應該這麼把它消滅掉。但是同時我們感到很正常﹐因為一些地方的幹部﹐他們出於某些我們很難理解的事情﹐你譬如為什麼對她進行軟禁﹐對嗎?她的電話也採取了一些特殊措施﹐鈴也不響了。進行封鎖﹐你封鎖的消息一定會暴露出來的﹐這是非常愚蠢。這些人是真是損害中國的形像。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的形像﹐但這是告訴別人的信息它不是這個東西﹐這是與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背道而馳的﹐是不應該發生的。
因為官司的訴訟和作品被全面封殺﹐自2005年起陳桂棣夫婦被迫搬離安徽,在過去的一年多﹐他們在江南走訪了十個省,繼續調查中國農民的狀況﹐準備寫一部探討新農村的力作,剖析大陸農民對中央的新農村概念的看法和覺得農村未來的出路。(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吳翊菁于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