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上星期完成在美國為期一週的訪問,其中有4日是在華府。面對美中兩國,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之下,要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蘇貞昌有信心,相信美國要交新朋友的同時,不會忘記老朋友。同團訪問的台灣前國安會副秘书江春南則分析,中共黨內對新大國關係也意見不一,舉棋未定。(何山報道)
習近平剛剛結束訪美,台灣在野的民進黨主席就訪問美國。習近平表明,要與美國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身在中美罅隙中在台灣,如何自處?蘇貞昌對本台的提問很有信心,認為美國不會因為交了新朋友,就拋棄老朋友。
他說,"美國是個大國,中國是個崛起中的大國,大國與大國之間要怎樣往來,我想我們都尊重,也應該互有往來。最重要的是一個國家她堅持的價值,和她的理想是甚麼,我想美國堅持她的價值與理想,從她立國到今天200多年來一直如此,而他對於朋友要堅持她的承諾與誠信,這也是美國多少年來一直這樣做,才會讓其它的國家對她信任。台灣作為一個國家,我們雖小,但我們跟美國的價值是一樣,我們跟美國成為好的伙伴,不在於大小,而在於價值相同。"
蘇貞昌並直言,與美國國會的關係良好,台美之間的台灣關係法,是保護台灣安全的基石。在他訪問華府的第一日,首先就是拜訪國會的參眾兩院的重量級議員。在國會山莊的歡迎酒會上,有22名參眾議員出席。到場表示支持的國會議員,比民進黨的前主席蔡英文上一次訪問華府時還要多。
蘇貞昌繼續說,"我們跟美國之間,能夠維持長期友好的關係,而美國甚至透過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也在表示他們不放棄朋友,不放棄價值。哪怕有個崛起的大國叫中國,她(美國)必須跟她(中國)來往,但應該不會以放棄朋友、放棄價值為來往的條件。這幾天美國的朋友,國會的領袖、相關的官員,都跟我講,美國最可貴的正是他們不放棄價值,不放棄朋友,這一點他們再三的強調。我也收到非常清楚的訊號與回應。今天世界上很多的國家,對美國尊敬的原因。相信美國有必要,也已經與中國有互動往來,我們都樂見,我們相信她交新朋友,更不會放棄老朋友。"
記者在國會山,就採訪了共和黨籍,出生在古巴,以反共著稱的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主席羅斯納提•雷提南(IIeana Ros-Lehtinen),她表示(翻譯VO)"我是支持再加強與台灣的盟友關係,因為我相信台灣是美國強有力的夥伴,我知道中國是經濟上的強國,但我是傾向強化美中之間的人權、民主、法治關係,而這些價值台灣已經擁有,我們在美中要建立新大國關係的問題上,接下來的幾個月,國會有很多辯論,但引領我抉擇的原則,是自由與民主。"
在離開華府前的最後一個僑胞餐宴上,蘇貞昌再次接受記者訪問時則說,台灣要以加強與歐盟、美國、日本等國的關係為核心,而他也贊同在釣魚台問題上,現任的台灣總統馬英九,對美國表明不會兩岸聯手保釣。
蘇貞昌對日本NHK(日本放送協會)的記者說,"像歐盟都是我們很重要的國際朋友,我們都很重要。無論有執政與否,我們應加強這樣的關係。"蘇貞昌還表示,此行華府就是要為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持揭幕儀式。他並講笑地說,過去兩次的總統選舉,民進黨都輸了;他查找究竟民進黨缺乏了甚麼,原來缺乏了駐美代表處。他繼續說,"駐美代表處也就是這樣最具體的行動,未來2016如果我們重返執政,我們一定更注意,更加強美國、跟歐盟、跟其它國家有更好的關係,更好、更多的朋友,也讓世界都知道台灣是一個有希望的國家,台灣是一個對於周邊穩定,對世界和平很堅持與努力的國家。"
蘇貞昌華府此行沒有進入白宮,但民進黨的駐美代表處距離白宮不到步行10分鐘。他並到白宮北面的拉法葉公園散步,還對日本NHK透露,他之前曾進過白宮,也希望日後的台灣民選總統可以進入白宮。
據報,在華府,蘇貞昌還拜會了即將接任國務院亞太助卿的羅素,即將升任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的麥艾文,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尹汝尚以及國防部代理亞太助理部長的羅沃伊等美國官員。
獲奧巴馬提名即將駐任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的韓裔職業外交官尹汝尚,之前在回答本台提問時曾經透露,其實早在習近平18個月前訪問華府的時候,已經提出要與美國建立新大國關係,剛剛過去的習奧加州峰會是中方再次提出。
美國的中國通,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黎安友在一個討論台灣的論壇上,回應"新型大國關係",指華府了解中國的期望,但不會接受這個口號。他指,中國周圍二十個國家,包括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等,皆對中國抱持懷疑,甚至把中國當成潛在敵國。北京是希望美國改變舊有的敵對思維,接受中國基於安全提出的"合理要求",例如減少對中國海軍的監測,不要干預台灣問題,以及停止以天安門事件來對中國採取的科技制裁等。但華府一旦接受,中國就會以此為"槓桿",試圖借力使力,改變國際情勢。
陪同蘇貞昌訪美的台灣前國安會副秘书江春南在接受本台訪問時,則認同中國近年改變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改為和平崛起,再改為承認自己是"新型的大國",這使得中國周邊的國家都很擔心。他形容,很難以想像一個大國對周邊國家產生不安全感。
江春南說,"習近平的中國夢跟馬丁路德金的美國夢是完全不一同的夢;美國夢跟中國夢加在一起就變成了惡夢,這當然是開玩笑。中國是崛起,是要建立新大國模式,沒有錯,但跟老百姓沒有關係。要考慮她要多交朋友,現在中國是崛起,但是很寂寞的崛起,沒有很多朋友。他的朋友很有限,做一個真正的大國要朋友眾多,不是國家大就是大國。"
他並形容,習近平主政之後提出的"七不講",更加難以想像是大國的行為。"一面講中國要崛起,一面又"七不講",那些都是打擊士氣的。哪裡有一個大國是言論自由不講、司法獨立不講、公民社會不講,怎樣算一個大國呢?"
記者則發現,全國人大會常委外事主任、擁有35年中國外交資歷、曾任中國駐澳大利亞及英國大使的傅瑩,上星期在華府推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時,強調的更多的是"新",而不是"大",即用字則有所"退縮"。她說今天很多中國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大國",中國要的新型關係強調的是互信、平等與雙贏,是中國與主要國家(major countries)的新模式。
江春南則對本台分析,相信中共內部對"新大國"的模式存有不同意見,但他說,不能夠小看習近平,不能夠用軟弱來形容習近平,習近平的軍方背景很強。"沒有人小看他,他那樣高大,軍方的背景,成長在陜西、西安,是一個秦皇?秦始皇的大一統觀念下,他的軍方背景很強,民族主義也很強。人們以為他會走上改革的路線,但現在看不到改革,只看到強悍的一邊。這有點失望!"
好啦,各位聽眾,你是否關心北京與華府的新大國關係呢?歡迎你與我們討論,我是何山,下次節目再會。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