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元外交擴張勢力 西方政客淪為傀儡

0:00 / 0:00

中國對外擴張的野心路人皆見,雄厚的財力更可將西方國家具影響力的退休政客吸納,以備有需要時臨危授命。德國媒體近日曝光德國前副總理呂斯勒,將入職早前捲入貪腐疑雲的海航公司旗下機構,此前也有報道指,德國前總統伍爾夫及前總理施羅德,也開展與中國有關的事業。評論人士指,中國政府和企業利用西方政客漂白和打造形象。批評德國前政客拜倒中國金元外交之下;歐盟前議員亦發出「中國正扮演教父」角色的警示。(吳亦桐 / 程文 報道)

德國多家媒體上周報道德國前副總理呂斯勒(Philip Roesler)將於12月1日起擔任中國海航集團旗下、總部設在紐約的慈航基金會負責人,呂斯勒的動向令人詫異,

慈航基金會的經營目標並不明晰,德媒稱呂斯勒新工作的薪酬將相當豐厚。

現年44歲的呂斯勒是來自德國自民黨的政客,2011年出任德國副總理兼德國自由民主黨主席,同時兼任德國聯邦政府經濟和科技部部長,當時被稱為德國政壇的耀眼新星。

隨著2013年9月德國議會大選中自民黨的慘敗,呂斯勒不再擔任政府要職,其後他成為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的政府關係主管,在工作上呂斯勒保持著與世界政經要人的緊密聯繫。

今年4月份起,流亡美國的中國富商郭文貴多次曝料,慈航基金會的母公司、大型國企海航,為中國前政治局常委、紀委書記王歧山家族所控制。

《南德意志報》引述呂斯勒的回應,指他的工作和海航集團的所有經營活動毫無關係。但是,管理一家佔海航29.5%股權的機構,難以令人相信可與海航劃清界線。德國媒體嘲笑指「聰明的呂斯勒先生、以及他的國際人脈和政治清譽,將陷入海航的迷霧當中。」

旅德法學學者、《歐華導報》主編錢躍君向本台表示,德國的政治家退職後,都將回歸普通人身份,不似中國的前任領導人還會繼續享有巨大的政治和社會資源。因此在西方一個前政治人物去到企業任職並沒有不妥,但這次呂斯勒是投奔中國海航,相信中國方面看中的只是這位德國政客可以漂白及為其形象背書的作用。

錢躍君︰這個基金會的背後實際上是海航集團,海航本來希望是在海外搞投資,被郭文貴爆料之後就發現背後有政治勢力在操作。海外經濟界對海航的壓力也挺大,它就希望通過任用呂斯勒這樣的人,表示你看,西方政治家還當過副總理呢,他也擔任基金會的職務,說明基金會是很健康的,改善下企業和基金會的形象,其實他擔任主席,實權也不在他手上。中國政府不惜代價去收買這些人,看在錢的面子,這些政治家,要他做什麼他也願意。

北京維權人士胡佳認為,這些熟稔西方政治和經濟運行的前政客,扮演著幫助中國政府開疆闢土「急先鋒」的角色。

胡佳︰中國政府在國內官場上的通行法則,用錢來打通渠道收買、現在他們已經把這套法則延展到了海外,中國政府很相信沒有買不通的人。前政客知道西方政府運作的脈絡因而可以成為一個開路先鋒,可以幫助中國政府在海外拓展市場或政治勢力範圍的時候事半功倍,越來越多的西方政治家拜倒在金元之下。他們應該明白眼前利益將使未來得不償失。

在呂斯勒之前,德媒也曝出前總統武爾夫在中國找到了新工作,擔任一家有著中國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主席。該組織網站上稱該機構推動中國企業的經濟發展。

2010年,時年51歲的武爾夫成為德國最年輕的總統;在任兩年後,因早年擔任州長期間涉及低息貸款的醜聞被揭發,因而被迫辭職。其後他回歸律師本行。但他每年享有逾23萬歐元的總統退休金。

德媒稱武爾夫多次以該組織負責人身份訪問中國,他的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武爾夫是以私人身份履職,也並不領取報酬。一些活動只報銷了差旅費用。中國境內一家宣稱安排武爾夫演講的機構,提供報價是每場4萬5千歐元到6到5千歐元。「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官網上,顯示武爾夫多次參加中國企業的活動。

不過,德國媒體和公眾對政治家們在中國撈金並沒有表示群體性的關注或不滿。錢躍君分析指,很多前政客退任後漸失影響力。以呂斯特為例,2013年德國大選中,自民黨慘敗,身為黨主席的呂斯勒的影響力在黨內急跌;今年的德國大選後,自民黨重回議會,在組閣談判中,昔日的政治明星並沒有進入自黨民的談判小組。而武爾夫也是德國落魄政治家的代表人物。錢躍君認為,這些前政客不會對德國或西方的民主價值體系帶來的衝擊。

錢躍君︰越來越多的政治家到中國去擔任象徵性的職務,我不認為在西方社會會產生多大的影響,這些政治家在西方都沒有影響力了。他給中共拍馬屁也好,這全是給中國老百姓看的。他們自己也知道為中共踐踏人權辯護,他們自己的臉也沒有地方放了。

但也有案例令人堪憂,今年8月,德國另一位知名政治人物,前總理施羅德的名字,出現在俄羅斯石油公司監事會的候選人名單上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其不合時宜。施羅德宣稱不會被普京利用,自己不會被別人干擾其選擇。施羅德與普京交好,曾強列反對歐盟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後對其制裁。近年施羅德也擔任很多中德兩國企業的顧問,成為知名的政治和經濟掮客。

瑞典前議員、歐洲委員會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如經典電影《教父》中的開場橋段,教父幫助棺材鋪老闆解決一個爭端,他不需要包括金錢在內的即時回報,他要的是長久的尊重和臣服,往後漫長歲月裡在關鍵時刻上會起作用。教父的長子在黑幫爭鬥中被打死後,棺材鋪老闆便出來幫助美化屍體。林德布勞德認為中國當局正在扮演教父的角色,未來必定需要這些前政客償還等價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