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最近有美國網站披露一封LinkedIn在今年六月回覆一名記者的信件,進一步披露了LinkedIn實施內容過濾的情況。根據LinkedIn的回覆,其實中國聽眾是否值得翻牆去使用LinkedIn,還是已經沒有什麼使用價值,只能在公事上使用?
李建軍:根據相關美國網站披露LinkedIn作出的回覆,LinkedIn不單會按照中國政府的指示過濾網站內容,而且有關指示並不只在中國IP上實施,更會在全世界各地的LinkedIn主機上實施,換言之,中國聽眾不用再浪費時間翻牆去上LinkedIn,因為無論在哪裡使用LinkedIn,都逃不過中國政府給予LinkedIn的指令。
LinkedIn如此忠實執行中國政府的指令,亦意味著LinkedIn並非一個安全的社交平台,不單不適合用作發布敏感資訊,而且使用LinkedIn更可能要冒遇上類似曾遭判刑中國記者師濤案的風險,這實在太危險的平台。因此,在LinkedIn未有改變政策前,都不應再使用LinkedIn,應該使用現時未與中國當局合作,仍然遭到中國當局封鎖的平台,例如Twitter。
問:根據LinkedIn的情況,是否代表能夠越過中國網絡防火長城進入中國的社交網站,都會有類似的內容審查,甚至有可能要冒當年師濤一樣的風險,遭到社交網站方面的出賣?
李建軍:若然LinkedIn在答應中國政府要求後才作這類審查,那很明顯,接受中國政府的指導,是這些社交網站進軍中國市場的條件,只要有朝一日個別社交網站不用翻牆都可以在中國使用的話,都意味著這些網站與中國政府簽署了魔鬼協議,不能夠再使用,或只能作一些非政治性的通訊。像師濤一樣透過網站來交換政治信息,甚至投稿海外傳媒,這做法實在太危險。
問:最近都有報導指,Facebook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又有報導指,Twitter都積極尋求進軍中國市場,那Facebook以及Twitter對中國聽眾而言,又是否仍然安全?
李建軍:由於Facebook和Twitter仍然受到中國當局的封鎖,暫時未有證據顯示他們已經與中國當局合作,換取這些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權利。只不過,若你仍然擔心你的Twitter或Facebook資料日後被出賣的話,除了可以移師已經與中國當局決裂,由谷歌所營運的Google+之外,亦可以考慮交換政治訊息前先翻牆,一些高度敏感的信息,就利用海外註冊的戶口在翻牆的情況下進行通訊,一方面令自己處於海外司法管轄區,令海外比較嚴厲的私隱法律下,不敢太明目張膽與中國當局合作。另一方面,亦減少了中國當局派來的人偵測到你戶口的機會。
問:剛才提及Google+,除了谷歌與中國政府關係惡劣,比較少機會戶口被出賣外,還有什麼原因,推薦中國聽眾使用Google+?
李建軍:Google+基本上與你的Gmail戶口連在一起,只要你有用Gmail,就很順理成章有Google+戶口,而谷歌一直都監察中國黑客針對異見人士的不正常戶口活動,只要你的Gmail戶口安全,你的Google+戶口亦都會安全。在中國這種特殊環境下,谷歌戶口的安全度明顯比面書以及Twitter的戶口來得大一些。而且谷歌除了Google+,同時提供Gmail、Google Hangout,甚至使用美國IP時,可以使用Google Voice進行VoIP通訊,多元化的服務內容令你比使用面書來得安全。
相比之下,面書沒有太多工具讓你知道有當局派來的黑客入侵過,通訊工具亦沒有Google來得多樣化。而Twitter比起面書,就更加簡單。在中國獨有的國情之下,在選擇社交網站上,亦需要多一些保安上的考慮,以保障私隱以及自己的安全。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