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民運似乎在六四鎮壓後,徹底被摧毀,中國官方也再三強調,無論在政治經濟上的成就,證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
回顧二十年,六四鎮壓是否如官方定調,沒有對中國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秘書鮑彤認為,六四的陰影仍然籠罩著中國,沒有隨著時間而淡化,當局腰斬政治改革,在沒有民主制度平衡下,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改革,這只是經濟利益重新分配,但不會向人民有利方向發展,因此二十年後,中國各地區、政府各部門,上上下下普遍腐敗,這現象是必然的,因為六四是對反貪腐運動的鎮壓,貪腐問題沒有解決。
他說:六四對民主的鎮壓,因此六四以後,必然是人民的民主制度全面破壞,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分配經濟利益只可能達到什麼東西,他的獲利者,也就是說經濟利益重新分配,如果把這個說為經濟改革,是對經濟改革的嘲弄,實際上六四的結果,整個中國有重大的消極現象,根子在六四。
鮑彤回想,中國今天的繁榮存在貧富懸殊,其實是政治改革腰斬的結果。現在的老百姓看見的貪腐現象,不可能不想到二十年前的鎮壓,當局迴避六四事件,不能解決社會矛盾。鮑彤又指,其實中國巳面臨危機,不能想像一個指揮軍隊鎮壓人民的國家,具備共和國的性質。他認為,如當局沒有鎮壓六四,中國今天無論在政治及經濟上,都會發展得比台灣及香港好。
對於六四鎮壓的後果,「六四四君子」之一的周舵認為,二十年來,中國培養了資產權貴階級,官員貪污情況增加。由於政府官員的政治權利,不受人民監督約束,他們利用權力貪污。周舵又指,六四事件,對共產黨一套理想及信仰打得粉碎,部分官員對體制的正義存在疑問,其後產生官員斂財,送子女到國外的現象。相比八十年代,現在的社會矛盾更尖銳,中國各地常出現大、小規模的維權抗爭。
他說:最主要原因,是權貴資產階級,巳烴是惡性循環的大毒癅,可以弄成天怒人怨,發生大規模的社會動亂,幾乎無可避免,反腐敗,從江澤民.李鵬的時侯開始,天天講,結果腐敗愈演愈烈,從小規模到大規模,從局部性,擴散到全面,現在擴散至每一領域,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在八十年代,曾作出體制改變及現代化轉型,一場六四鎮壓,令當局改變政策。被稱為「六四幕後黑手」的陳子明表示,無疑六四事件後,鄧小平加快巿場化速度,但巿場化過程,只要效率不要公平的模式,變成野蠻化的資本主義,單一的經濟改革令步伐加快,但郤走徧了,巿場出現道德問題。陳子明又指,從民主化角度來看,如果沒有鎮壓六四,按照趙紫陽的思路發展,九十年代,新聞自由會有突破,結社自由及其他的公民權利,都會逐漸落實,政治體制改革有機會前進。
陳子明說:現在來說,法律上大倒退,巿場化把可能有的,變成野蠻化的過程,政治改革民主化,是不僅是停止,而是倒退,最壞的結果,中國人的道德受到打擊。八九以後,變成比毛澤東時代更不講理想,更不講道德,純粹講利益,純粹講弱肉強食,六四鎮壓是歷史大倒退,是一件非常悲慘的歷史事件。
曾參與八九民運被捕的資深傳媒人高瑜,認為八九年的學運,是一場突發性沒
有政治綱領的運動,因為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發遊行,最後遭到這樣下場,政府要負上責任。高瑜批評,當局用鎮壓換取二十年的穏定,未免損失太大,結果產生官僚及資本家利益的極右政權。
高瑜說:今天代表大官僚大資產階級這種利益的極右政權,他垷在不是毛澤東那個左,極右政權,而且最反動的大資本家大財團勾結。當然是倒退,十三大後就倒退,鄧小平又是屠殺,而且開始完全按照它意願,進行著單純的經濟上走資本主義道路,政治上還是維持一黨專政。
對於當局鎮壓六四,有前官員認為反而鞏固共產黨政權。前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監復表示,六四事件對中國起了相反作用,鞏固了共產主義制度,如果六四來遲一點,在東歐蘇聯垮台之後再出來,可能中共會轉型,因此六四事件的國際意義比國內意義大。姚監復批評八九民運推動急進式政治改革,他認為經濟及政治改革,同樣要稳步前進,或逐步前進,要做好思想基礎。
姚監復說:六四發動的時間,現在反過來看,歷史不能重複,但是後果是共產黨及時把群眾性運動壓了以後,保持了穩固。這個時候,蘇聯世界各國,不可能支持這樣的一個學生運動,最多是香港,送來一些帳篷而已。因此這個時間的發動(鎮壓),選擇對共產黨非常合適的時間,大環境,小環境必然會出現這次鎮壓。六四最主要的負面效果,鞏固了共產黨的統治。
姚監復又指,經過二十年,對六四定為暴亂份子的人,現在可以公審,及公佈罪證,如果沒有罪行證據,二十年也查不出來,應該像趙紫陽覆蓋黨旗、國旗,給他送別儀式,或給一点撫卹金安慰生者,用右派份子改正方式,進行個案方式覆查,這是解決六四事件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