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自由倒退 六千人上街抗拒和諧(視頻)

0:00 / 0:00


香港近期出現多宗打壓新聞自由事件,新聞業界週日發起遊行,關注香港特區的新聞自由狀況,有六千人參與。記協形容香港新聞自由受壓程度,為數十年來最嚴峻。另外,有二十多名時事評論員組成"獨立評論人協會",捍衛新聞自由。不過,亦有建制派人士指責記協雙重標準,他曾經投訴專欄被報刊滅聲,但記協並無處理。(林靜報道)

由香港記者協會主辦的"企硬‧反滅聲"撐言論自由的遊行,周日下午由中環遮打花園出發前往特首辦。大會聲稱有六千人參與,但警方指高峰時期只有2200人。

遊行有多個新聞組織參與,包括明報員工關注組、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工會及獨立評論人協會等,當中亦有不少市民自發參與,包括修讀傳理系的大專生。

教師葉先生抱著女兒參加遊行,他表示是為了捍衛下一代的言論自由而舉步。

葉先生說: 都是為了下一代的新聞自由著想,很多人會說,遊行過又如何,但你今天不出來(捍衛),將來連發聲的機會都没有了。

遊行隊伍抵達特首辦後舉行集會,除香港業界代表發言外,澳門傳媒工作者亦有出席,批評澳門政府嚴重干預新聞自由。另外,近年一些災難事件的受害人或關注團體,包括菲律賓人質事件傷者易小玲、南丫海難家屬、貨櫃碼頭工人等,亦輪流上台發言,表揚傳媒為他們仗義發聲。

而被商台解僱的主持李慧玲亦於集會中發言,她希望市民共同捍衛新聞自由,並在沉默中站出來。

李慧玲說: 有人指我是小爬蟲,但我一定不會做應聲蟲。

逾兩小時集會,最後在特首辦門外鐵閘綁上藍絲帶後離去。

另外,亦有關注傳媒操守的團體,在特首辦的另一方,即政府總部外舉行集會。

大會批評傳媒的報道手法,有參加者指傳媒報道錯漏多且偏頗,導致公信力下降。數名市民認為新聞自由並無被削弱,媒體近日的人事調動純屬行政安排。大會稱 高峰時期有130人參加,警方說高峰時有80人。

而《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質疑記協處理投訴時持雙重標準。他表示,曾被《信報》取消他的專欄"滅聲",他向記者協會投訴但對方未有協助。記協回應時證實,當年收到劉迺強的投訴,但由於未能取得進一步資料,所以難以跟進。

2014年2月22日,二十九名資深傳媒人及學者,包括被商台解僱的節目主持人李慧玲、時事評論員程翔、劉銳鉊、商台主持潘小濤等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獨立評論人協會”,以關注和維護香港的新聞及言論自由。(粵語台林靜攝)
2014年2月22日,二十九名資深傳媒人及學者,包括被商台解僱的節目主持人李慧玲、時事評論員程翔、劉銳鉊、商台主持潘小濤等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獨立評論人協會”,以關注和維護香港的新聞及言論自由。(粵語台林靜攝)

另外,一批資深傳媒人及學者,周六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獨立評論人協會",關注和維護香港的新聞及言論自由。協會召集人呂秉權表示,一班成員無錢及無權,但有筆及良知,期望向遭受打壓及傳媒低氣壓說不,又指協會的資金來自成員,不會與任何商業利益扯上關係。

成員之一的時事評論員程翔指,若失去新聞自由,社會將會大禍臨頭,身為有識之士,有責任捍衛並呼籲大家站出來。

程翔說: 新聞自由,不是全個新聞界的自由,而是全社會的自由。若我們不想整個社會,真的不敢講,講的不是真,那我們就是要站出來。那每個人都會出來捍衛我們的新聞自由。

獨立評論人協會表示,正考慮開一個網上平台發放訊息,並且不時上載成員的評論文章。協會目前有29名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