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方案中,六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應否由民選產生,一直是泛民主派與特區政府的最大爭拗點。在中聯辦與泛民早前的“破冰”會面中,民主黨及”普選聯”一直要求這六席由一人一票產生。但特區政府周一向立法會提交的政改決議案,原封不動,無回應泛民的訴求。
政務司長唐英年在記者會上表示,方案是在人大決定的框架內,爭取到的最大民主空間,得到過半數市民支持,政府唯一可讓步的在本地立法層面,政制能否向前進,取決於立法會議員的一票。他説:現時只是在本地立法上有一些空間,而這些空間比如是六個區議會代表,是否由比例代表制互選產生,這些是在本地立法層面去處理,所以空間其實是十分小。
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其後在北京會見香港傳媒時,隨即否定了唐英年的講法。他指區議會功能組別應由區議員互選產生,表明中央沒有讓步空間。他説:區議會作為一個功能界別,一直由區議員互選產生立法會議員,這種選舉辦法在香港已實行多年,早已受到社會廣泛認同,那麼2012年政改方案,只不過把新增加的5個議席,連同原來的一個議席,仍然交由區議員互選產生,我看這樣做是恰當的。
喬曉陽又進一步解釋對普選的立場,説普選是指選舉權普及和平等,按照《基本法》,當局對普選可以有合理的限制,又說普選要顧及各階層的利益。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在記者會上表示,不滿喬曉陽的講話,表明將對政改方案投反對票。他説:縱使今日有進一步闡釋,但很可惜未能令我們滿意,未能回應我們提出很多的疑慮,我們覺得難以支持這個政改方案。
普選聯召集人馮偉華接受本台訪問時亦表示,對方案感到失望,會再商討決定14名議員的投票取向。他説:不用急於一時表態,聯盟有10多個組織,也要時間讓他們商討一下。未到表決,看看是否還有空間,我們盡量爭取。
而早前發動“五區公投”的公民黨余若薇亦表明會否決方案。
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向傳媒表示,任何政團想獨嬴,都會變成雙輸,呼籲議員求同存異,投下負責任的一票。而特首曾蔭權表示,喬曉陽已積極回應泛民主派的訴求,釋除他們對普選的疑慮,希望各界以大局為重支持方案。
政府這次提交的政改決議案,與4月發表的內容完全一樣,建議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選委會人數由800人增加至1200人,取得150個提名可參選特首。立法會方面增加10席,5席地區直選,5席劃為區議會功能組別,但無說明如何選出。按法例規定,政改方案必須獲立法會全體三分二議員表決通過。在2005年,政府首次提交政改方案,但在泛民主派議員反對下被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