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維權人士譚作人服刑5年後,上月27日刑滿被軟禁在重慶兩星期,上週五重返成都。譚作人表示,今後他將繼續維權,但會轉為較低調方式。現階段將整理汶川地震公民調查報告,然後交給政府,希望當局通過法治管道,追究豆腐渣學校的責任。(海藍報道)
出獄後返回成都的譚作人,週二(15日)向本台表示,他返回成都家中後,公安沒有接觸他,但相信在他們的掌控中,只要不觸動當局的底線或犯規,他不需到轄區派出所報到。目前,他身體狀況很好,沒需要到醫院檢查。
出獄後,譚作人仍會完成有關汶川地震的調查報告。他表示,08年12月開始做汶川地震學校豆腐渣工程的公民獨立調查,收集到二千多人的材料,他曾承諾把報告結果交給政府處理,還未實行便被判刑,這個初步報告其後亦被公佈網上。這次回來後,他準備把階段成果進一步完善,然後交給政府讓他們操作,最後希望當局通過法治解決問題。
譚作人說: 在這一個階段,我就初步完成我的工作,通過政府的渠道,政府如果她覺得可以接受,或應該轉送其他部門讓它們去操作,最後我還是希望她通過法治的管道,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現階段他個人不適合提出訴訟,譚作人指,他被剥奪政治權利3年,仍在剝奪期。再者,他不能作為訴訟主體,他不是學生家長,甚至不是公民代理人,他強調只是做了公民獨立調查。今後的日子,作為公民,他仍堅持表達的權利及言論自由。另外,民間維權方面,他不會什麼都去做,忍無可忍的事情才堅持,以後身份可能受限制,每逢敏感日子也不能太高調,但會盡力爭取。
在獄中的日子,譚作人不斷思考中國的出路,希望有司法改革,他更希望政府更多考慮到中國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而不是傳統的人治國家,必須作出很多改變。他希望政府有這種意識,與民間一起合作,推進這個過程。
譚作人說: 大家一起來合作,而不是對抗來推進這個過程,我是抱有這樣的幻想。找到一個共識,和政府找到一個憲法、憲政的共識,在這個基礎上,一起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至於刑滿當天,譚作人接受當局安排到了重慶妻子娘家暫住。譚作人解釋,一方面岳父母已90多歲,小舅患癌,當時獄方要他到重慶,不知道是否出了狀況,家庭也需要人,所以作為軟著陸第一站。此外,當局基於維稳要求,為免朋友作凱旋式歡迎活動,有關方面作出防範,他接受一些約定的條件,如宣佈不接受採訪、不跟朋友聯繫,希望各方面平安軟著陸。大的想法也是這樣,有些事情不能短時間內收效,從中國各方面考慮,希望今後所走的路較為順暢、所做的事有實效,暫時做了妥協,因此他在回歸正常生活前,有1至3個月的過渡期。
現年約60歲的譚作人曾參與八九民運,其後長期關注環保,曾是民間組織"緑色江河"副秘書長。2009年2月,他起草《5.12學生檔案》倡議書,呼籲民間對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校舍工程質量進行調查,他曾多次到地震災區調查校舍建築及遇難者名單。同年3月28日,當局以他曾公開發表六四事件的文章入罪,被成都巿公安拘捕。2010年2月9日,被成都巿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5年、剥奪政治權利3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