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設在美國的保護記者委員會周三發表報告稱,香港與台灣媒體近年遭遇更多自我審查,而中國當局對港台兩地媒體的施壓行為更日趨嚴重。另外,總部設在法國的無國界記者組織也在同日發表報告,批評中國以經濟實力影響香港、澳門與台灣媒體的獨立自主。(潘加晴報道)
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在香港發表的報告稱,港台兩地許多媒體老闆都與北京有密切的商業聯繫,香港有一半以上媒體老闆接受了大陸的政治任命。這些媒體都擔心其報道會惹怒北京。
台灣方面,報告引述多家當地媒體的記者指出,台灣媒體老闆為了保護各自在大陸的商業利益,也在不斷推動其媒體機構"拍北京的馬屁",不批評中國的媒體將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此外,報告稱,台灣的記者們也擔心,中國會透過香港資金來投資台灣媒體,繞過台灣禁止中國投資當地媒體業的規定,從而影響台灣媒體。
無國界記者(RSF)組織同日發表的2014年度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報告也指出,中國以經濟實力影響香港、澳門與台灣的媒體,致使以上地區在新聞獨立方面做出讓步。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客席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從《商台》突然宣布終止節目主持李慧玲的合約,《明報》撤換總編輯,《信報》將敢言的政治版清走,個別傳媒將專欄作家的文章大幅刪改,使文章從批評梁振英變成支持梁振英,以至香港電視網絡不獲簽發免費電視廣播執照事件等等,可以看到背後的黑手越來越猖獗,肆無忌憚干預香港的新聞自由。
呂秉權:"《明報》空降總編輯,以前從沒有這個傳統,事件看到上面(北京)再不需要任何掩飾。近半年來,非常密集和粗暴發生這些事情,我們非常擔心這些傳媒機構不能夠單純以新聞原則去經營,處處要考慮大陸上面施加的壓力。"
呂秉權表示,面對北京的強大干預,香港傳媒,尤其是前線記者只可以做到"企硬",可能要組織工會與上層鬥爭,包括他在內的一批敢言的傳媒人正準備成立一個"獨立評論人協會",為傳媒發聲。
另外,無國界記者發表的年度全球180個國家新聞自由指數排名中,中國從去年的173位下跌至175位;台灣與香港各下跌三位,分別排名50與61。排頭十名分別是芬蘭、荷蘭、挪威等西歐國家。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