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艾滋病人數持續上升 民間組織不斷受壓

周三為世界艾滋病日,中國官方公佈的數字顯示,過去幾年艾滋病新增病例升幅持續高達兩成。但關懷艾滋病人的民間組織就不斷受壓,令防治工作受到極大的影響。而艾滋病人的治療及受歧視的情況,亦無明顯改善。(姬勵思報道)

0:00 / 0:00

今年是第23個世界艾滋病日,據中國衛生部最新公佈的數字,至今年10月底,累計艾滋感染及病患者達到37萬,近7萬患者死亡。而在2008年及2009年,累計艾滋感染及病患者人數,分別為26萬5千及32萬,每年的增幅持續高達兩成。

不過,與此同時,關懷艾滋病的民間組織就不斷受壓。其中致力協助愛滋病感染者,及遺孤生活教育的北京愛源信息諮詢中心,因受到稅務部門以查稅為由,不斷騷擾,於上月中被迫宣佈停業。

致力維護艾滋病人權益的北京愛知行研究所,在過去兩年,亦持續受到當局以不同的方式打壓。該所法律項目負責人,北京維權律師江天勇表示,當局以稅務、消防等各種的理由,不斷騷擾他們,又經常要求約見工作人員。

他說︰今年4月又開始稽查,查了很久,無發現問題,但一直不給我們合格證明,令我們繼續處於被查的狀態。另外消防、公安也不斷來騷擾,還有我們辦公人員受到自稱是公安的人反覆的約談。

江天勇說,雖然愛知行仍未到停止運作的地步,但工作已受到極大的影響。他批評當局不但沒有在防治艾滋上為民間組織創造有利的環境,反而阻撓他們的工作。

他說︰這種騷擾使我們無法正常工作,拿大量的精力和當局周旋,我們的員工受都很大的心理壓力,至今已有兩名員工離職。同時令我們無法支援草根組織,這些組織可能因此而死掉。

江天勇又說,地方政府因面子或政績,故意隱瞞或虛報艾滋病情,亦令防治工作無法更進一步發展。

中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現首宗艾滋病死亡病例,過去20多年,艾滋病人在獲得治療、就業等問題上並無明顯的改善。

兒子因輸血感染艾滋的全國輸血感染受害者委員會負責人孫亞表示,有規模的綜合醫院都把艾滋病人拒諸門外,因此他們被限制往專責傳染病的醫院接受治療,不單得不到最佳的治療,更令他們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孫亞形容這是醫療歧視。

他說︰艾滋病人更需要到綜合醫院治療,因為他們免疫力低,到傳染病醫院,一但又感染到其他疾病,在治療時機,策略,用藥上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河南艾滋病感染者劉喜梅表示,當局雖然在政策上給予艾滋病人免費治療,但實際很多藥物都需要病人自費。

他說︰政府說有100種免費藥,實際根本只有幾十種。我們很容易受到感染,轉成丙肝,腦梗塞,這些都要自費,但我們一般經濟都很困難。

劉喜梅又說,艾滋病人仍然受到社交、就業等方面的歧視。

另外,中國衛生部中國健康研究所前所長陳秉中發表公開信,指中央政治局現任常委李長春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先後於92年及2004年在河南擔任省委書記,當時正是河巿賣血最嚴重時期,致逾十萬名農民感染艾滋病,至少一萬人死亡,兩人涉嫌向中央和民眾隱瞞真相,嚴重瀆職,但一直未有被問責,甚至對受害者未有一句道歉說話,不是政治家所為。陳秉中六時時將信件發給中紀委,但未獲回應,決定公開內容, 由愛知行週日公開發表。

現時流亡美國,有 “中國防艾第一人” 稱號的高耀潔醫生,其新書 《揭開中國愛滋疫情真面目》,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於台北面世。書中詳述中國因賣血及輸血所引起的艾滋病感染,及因而衍生的問題。高耀潔在書中寫道,1982年已有專家發現艾滋病毒進入中國,1988年河北省防疫站主任醫師孫永德發現血庫中存有艾滋病病毒,但是從中央到地方都沒有採取對艾滋病控制的措施,反而大搞 “血漿經濟”。

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以 “紅絲帶” 作為標誌。強調全面照護及落實艾滋病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