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周三報道,國務院新聞辦正副主任王晨和錢小芊,分別兼任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的正、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及公安部副部長張新楓,亦分別兼職副主任。
辦公室職能包括落實網絡信息傳播方針政策,推動網絡信息傳播法規,指導、協調及督促有關部門對網絡信息內容的管理等。另外,亦會協調部門做好網絡文化工作,新聞網站規劃,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網站等工作。
對於當局成立新機構監督網絡信息,大陸維權網站“民生觀察”工作室負責人劉飛躍向記者指,以往各部門各自監管其負責的範疇,現成立跨部門組織,目的是要進一步加強對互聯網的全面監控。
他說:“這個新的監管機構,內裡有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有公安部副部長,都是很高級的官員,可以肯定成立新機構,當局一定會投入大量資金及人手,目的就是要加強網絡的監控及監管,加強對網絡人士的打壓。”
劉飛躍指,周三中午其網站再被無故斷網,他與服務商鐵通公司協商後網站獲恢復運作,而日前隨州市綜合治理辦公室下令,指劉飛躍瀏覽非法網站被斷網,劉飛躍指責當局打壓網絡言論自由日趨嚴重,相信當局打壓網絡人士的力度將加大。
他說:“網友在網站上發評論文章,均要通過網絡監控,很多會被刪除,網民跟貼亦會被屏蔽看不到,更嚴重的,就是發評論文章的網民會被公安立即抓捕,新監管機構成立後,這樣的情況會做得更快,更徹底。”
網絡維權人士北風向記者指,新監管機構加強各主管部門的協調,暫時難以評論對網絡的言論自由將帶來幾大影響,北風指,新機構的監管範圍包括新聞網站,問題值得關注。
他說:“以往網站申請審批合格與否,是否需要一個ICP,是否要拿一個証書,這方面工作是由工信部管的,至於是否可以發新聞,能否拿到該資格証,這個是國新辦管的,網站上是否有違法上載等,這方面是公安部管的,但現時各個部門集合起來,會有些問題出現,原先互聯網的新聞,是要經法律授權的,而法律授權是屬於新聞辦,現時新機構祇能做協調角色,否則,會影響新聞自由。”
北風指,當局監管互聯網力度進一步加大,可從近期領導人的談話中見端倪。
他說:“國家覺得互聯網的管理,認為愈來愈重要,特別是胡錦濤,他是上月29日均提到,要加強監管互聯網,而周永康亦有特別提到,要加強互聯網的監督,而新建的辦公室,目的亦是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
杭州網絡作家昝愛宗指,現時大陸監管互聯網的措施可謂五花八門,過去一年中國政府不斷打壓新媒體,但他相信,以互聯網的發達及普及度,政府根本控制不了大眾透過互聯網發表以及接受訊息的渠道。
他說:“網絡遊戲、網絡視聽、網絡出版及網絡新聞等領域均已有人管理,加強協調不一定有效果,新媒體如博客和微博推特等,出現了新的平台表達,網民亦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聯網的發達及普及度,當局是無法徹底禁絕的,這些控制根本沒有用。”
昝愛宗指,當局的監管手段遠趕不上網絡技術的發展,加上大陸網民快速增長,均令監管互聯網的人員疲於奔命。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佈,截至2009年6月,中國網民總數為2.53億,居世界第一位。擁有個人博客空間用戶達到1.0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