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中國當局在北京實施新規定,所有非經營上網服務場所,如酒吧、咖啡店、餐廳、酒店、書店、洗浴場、私人學校等,近日要付昂貴費用安裝監控軟件,取代 Wi-Fi 無線上網,該軟件售價3100美元,該軟件能協助公安局分辨無線上網的用戶身份,並自動紀録每位登陸者的個人信息,以監視網絡活動。不安裝詃該軟件並為顧客提供上網,將面臨吊銷牌照及罰款2300美元。
報道引述東城區公安局通知,該項措施為阻撓互聯網使用者,以此進行走私、賭博、散播危險訊息、進行敲詐勒索,及散播電腦病毒。該份通知文件指,這些惡行不僅損害國家及民眾利益,也令一些企業受到經濟損失。報道又引述製造該軟件的上海雨柔軟件公司職員指,他們獲當局支付三十一萬美元開發軟件,軟件巳送至北京公安局,該項目由投標獲得。
北京酒仙橋區一間咖啡店向記者表示,該店暫停Wi Fi無線上網,正在維修安裝,不知什麼時候會恢復。
東城區一間咖啡店職員則表示,近日收到有關部門通知,要安裝規定的無線上網軟件,如不安裝會受到懲罰,但未知何時實行,具體細節未清楚,要等進一步通知。
記者:現在是否要求安裝一些軟件?
咖啡店職員:還未開始裝。
記者:是否要付錢?
咖啡店職員:對,但是不知道具體怎麼安排,
記者:如果不安裝是否會停牌?
咖啡店職員:對,不知道具體怎樣操作。
北京一名青年指,雖然當局在咖啡店等地方安裝監控軟件,可查看個人資料及活動,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繼續使用,但他會較為警惕。他說:他要拿我的資料便讓它拿,沒有辦法。在這個地方,它要想拿,你根本發不了,基本上很難發。我們又不是技術專家,不太懂這東西,有時候會注意一點,但大部分時間沒有技術或精力去注意此事,再來我又不覺得自己非常敏感,我就無所謂。
資深博客莫之許表示, 當局監控是那些危害社會稳定的言論,它不會針對個人信息,這是創新社會管理,至於目標人物多是外國人及活躍人士,或對它們的社會稳定造成威脅的人。雖然一般人未必受到干擾,但政府介入通訊自由值得商榷。
他說:對個人信息的掌握是需要討論,因為通訊是個人空間,我們的憲法也是保障通訊自由,新趨勢下比如說QQ,各種交流軟件,也算是統一的通訊,所以政府若要介入這方面,我覺得需要論政一下。
四川電腦工程師蒲飛認為,暫時還未看見當局的文件,不清楚這是地方性的政策,還是全國性的政策,是否以北京作試點,然後推向全國。蒲飛又指,通過現有的監控技術,當局也能找到誰在使用這部電腦,不需要這類場所安裝監控軟件,而且要收取昂貴費用,強制執行的唯一原因可能涉及金錢利益。
他說:首先,這個軟件並未有可操作性及推廣性,而且這軟件明顯看出像以前紅十字會的那種,給紅十字會一些費用,然後紅十字會允許使用像代理一樣。那個軟件也可能是網絡企業與當地網絡管控的官員相勾結,然後要求強制性別人購買這軟件,因為政府的監控軟件,一般不會收錢。
另外,就百度涉嫌音樂盜版,中國音像協會(音像協)發言人許曉峰週二(26日)表示,自7月1日起,百度巳幾乎刪除所有盜版音樂,並繳付版權費,該組織歡迎百度的處理,並會繼續注意是否再有盜版,但不會再與百度談判或提出訴訟。他說:因為它絶大多數巳經下線(盜版),它巳經跟各個唱片公司簽了很多合同,在付母帶版權的費用,道歉它沒做,但暫封我們不想把事情擴大了。
大陸IT 時報報道,百度巳經向音樂著作權協會(音著協)繳交版權費,不過仍有音樂人對百度不滿,因為它沒有賠償之前的侵權行為。
今年3月,百多名音樂人組成反百度侵權聯盟,其中包括張亞東、高曉松、崔健及林夕等,並在4月初發公開信,要求與百度就版權問題談判,一直未有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