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編碼國際標准制定爛尾 蒙族人指官方掌控累事

0:00 / 0:00

蒙古文國際編碼制定再遇挫,一份具有中國官方背景的聲明周四(11日)被曝光,引發蒙族學者批評中國官方掌控蒙族文編碼制定,認為是當局為了防止蒙古人串聯而犧牲蒙古人的傳統文化。(林樂同 報道)

據悉,引發此次風波的,是有官方背景的蒙古語文學會,近日參與實施蒙古文編碼國際標准制定,但卻成了爛尾工程,已投入使用的編碼導致移動終端無法使用,網絡交流障礙頻繁。操盤的內蒙古大學博導那順烏日圖也被外界批評為缺乏基本專業素養,為了利益出賣蒙古族的核心權益。

有內蒙人士週四在網上披露,內蒙古語文學會周日(7日)以官方發聲明指,蒙古文在網絡上傳輸不暢通,不是現在使用的蒙古文編碼國際標准出了問題,而是一些主流的操作系統和瀏覽器不支持蒙古文輸入法和字體的原因。聲明並認為,這是沒有按照蒙古文編碼國際標准編寫程序所致。

聲明還稱,蒙古文編碼國際標准是2000年2月15日在ISO/IEC JTC1/SC2會議上最後通過,當時的代表團負責人是國家信標委張軸才,而不是那順烏日圖。批評者是破壞安定團結。

但有網民"WUfeng Xu"立即反駁稱,"中國蒙古語文學社" 本身就是被中國政府豢養並遵從中國政府意識形態的組織,那麼誰最能博得政府開心,誰就能繼續混這碗飯吃。出了事兒了,不要總是躲在國家暴力機器的身後,拿"安定團結"來嚇唬人。在未來民主自由的南蒙古,絕對不會再圈養你們這群人。

蒙古族業內人士巴雅爾告訴本台記者,此事背後還有中國政府管控的因素。在通訊工具上對少數民族文字的限制使用,也是當局在民族地區維穩的手段之一。

他說:微軟公司推出的Windows 7裡面已經有那個蒙古文的編碼,但那個編碼不是通用的。安卓手機或其他操作系統的手機上是用不了的。咱們內蒙古的那個蒙古文的那些協會吧,要求中國把蒙古文的編碼錄入更全面的編碼庫。中國就是怕錄入的話,整個內蒙古使用的手機和電腦,都可以顯示蒙文了。牧民的維權的都是用蒙文,那樣的話,中國政府管那個蒙古族同胞維權,他們就管不著了,因為他們看不懂蒙文。

巴雅爾還表示,因為內蒙和文字斯拉夫化的蒙古國盡管口語相通,但目前在文字書寫上還不同,但蒙古國已經決定使用傳統的蒙語,內蒙人和蒙古國民眾的交流,今後將變得通暢,這也讓中國當局對可能會產生的民族主義因素很擔憂。

他說:蒙古國和內蒙古說的話是一樣的,但是蒙古國現在用的是西裡爾字母。現在蒙古國的議會通過了修正案,然後把我們現在使用的傳統蒙古文當成國家的文字。要是這樣的話,內蒙和蒙古國的人民交流起來就更方便了。中國政府當局就是怕中國的蒙古族同胞和蒙古國的同胞交流的話,會民族主義高漲,對中國的政治不利。

內蒙民權領袖哈達稱,民族間統一語言,和分裂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官方對蒙古族人一直沒有信任過,如文革期間的內蒙古內人黨事件,其黨內的蒙古族高官烏蘭夫也沒能幸免。

他說:本來就是一個民族嘛,可以在兩個國家,但語言是完全可以統一。我就主張什麼呢?內蒙和外蒙共同設立一個民族術語委員會,把名詞術語統一起來,這個是應該的。官方肯定是不願意。烏蘭夫不是成立一個43人的蒙古語言文字委員會,把烏蘭夫打倒,那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本台記者致電中國蒙古語文學會公開電話,但被系統留言告知,電話有誤。迄今為止,內蒙自治區官方也沒有公開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