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庫區移民舉報當地幹部虛報移民數目

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代表,向中紀委舉報區內基層幹部作弊,虛報移民數目從中獲益。而假移民的數目更是數以萬計。(姬勵思報道)

三門峽庫區大荔縣的移民代表,發給中紀委的信中指,庫區內一些基層幹部,在進行移民身份的確認及登記工作中,收取外快,弄虛作假,向上級虛報了大量的假移民人數。據他們暗中調查,大荔縣所上報的假移民在三萬人以上。信中又列舉了部份假移民的姓名。

長期為庫區移民發聲的渭南市移民局職工李萬明,對本台粵語組表示,政府為補償移民的損失,於2006年中,決定對移民每人每年補助600元,為期20年。由於登記、核實等工作都是由各鄉鎮的官員負責,有本身並非移民的群眾,為了謀取政府對移民的補助,賄賂地方幹部,虛報移民身份。

李萬明說﹕有村長、鄉長等。就是一些群眾不是移民,為了套取國家的補助費,給村幹部送錢,一般是一個假移民送一千塊錢,就可辦可移民登記。如果一家五口,那補助費就不少了。

李萬明說,不但是大荔縣,亦在庫區內的潼關縣及華陰市,虛報移民的問題亦非常嚴重,假移民的人數以萬計。他一直尋求有關部門調查事件,但都無結果。他說﹕我經常向上級反映,要求紀檢部門查處這些違紀的事,結果沒有一個部門受理,沒人管。

大荔縣一名村民表示,他們需要透過村幹部申報移民的身份,核實的過程亦不嚴謹。他說﹕派出所有我們的紀錄,我們通過村組申報,報上去以後,公安機關應該加以核實,但我從未見過他們來核實。

記者致電大荔縣政府查詢,工作人員表示,至今沒有收到有關虛報移民的舉報。他說﹕抱歉,目前我們沒收到這樣的舉報。記者說我現在向你反映,他說,那我要先向領導匯報。

大荔縣移民局及中紀委的電話一直無法聯絡上。

大荔縣、華陰市及潼關縣均屬三門峽水庫淹沒區,上世紀50年代政府修建三門峽水庫,數以十萬計居民被遷移。到80年代,國務院劃撥了30萬畝土地用於安置回遷移民。2006年5月,國務院頒布對移民作出為期20年的補助,每人每年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