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昭通市「冰花男孩」事件曝光後,當地有官方背景的募捐機構「青基會」,收集捐款超50萬元,但受助人「冰花男孩」只獲8000元。官方稱捐款將救助更多貧困孩子,但網民迅速反彈,認為官方越權,並推卸本應由政府承擔的救助責任。(黃小山 / 程文 報道)
雲南省青基會的最新通報顯示,截至本月15日,以「冰花男孩」名義發起的暖冬行動共收到捐款超50萬元。但據魯甸教育局長陳富榮向官媒披露,「冰花男孩」王福滿只獲得8000元。官方稱,其餘的捐款將用於救助當地更多貧困學生。
官員的說法,立即再次引爆了輿論。有網友明確指出,善心人士給王福滿的捐款,無論是代收的青基會還是當地政府都無權支配。而救助當地更多的貧困孩子,屬於政府的基本責任,他們無權將這種責任推給社會,並佔用屬於「冰花男孩」的善款。
一位志願者告訴本台記者,根據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相關規定,政府必須解決學生的午餐、以及距學校太遠必須住校的問題。但在很多地方政府實際的操作中,這些規定基本上沒有履行。
他說︰當地的教育局的負責人他說,還有其他的類似的孩子也需要,這個是攬功、濫權的一種表現了。你從九年制義務教育這個是有明文規定的,必須要考慮到包括午餐的問題、超過多遠的距離應該要考慮到孩子住宿的問題。但每個地方的執行都打了很大的一個折扣,他們(政府)有錢也不願意花到這個地方,或者說有些部門挪做它用,這種情況就比較多了。
維權人士于雲峰亦表示,主要受助人是冰花男孩,政府就無權干涉。更重要的是,多年來官方攔截民間慈善捐款的醜聞,已經讓人難以信任他們。
他說︰我們大家請願的錢全是給這個孩子,是因為可憐、同情這個孩子,而不是可憐、同情你政府。你政府這樣把錢拿走他們也太無恥了。既然是社會捐助的這個錢,這錢就應該是他個人去支配,外人不應該有權去支配。地方政府的不作為啊,多年以來都是這樣的。包括截留這個福利的錢,他們都曾經這樣做過嘛。專制之下無善政嘛,他們不會去考慮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只要有了這樣的錢,他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給攔截下來。
另據新街鎮政府向官媒稱,冰花男孩的家庭在當地算中上水平,不算貧困戶。理由是其父親王剛奎名下有兩台車,還修了新房。
而王剛奎則表示,他的一台車因在昆明拉客已被查扣,現靠一輛麵包車載客掙錢。月收入3000元左右,借錢建的新房,還沒有裝修,所以還住在破舊的老房子。
而魯甸縣教育局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稱,將魯甸縣政府接受捐助的工作,委託了青基會,因此,教育局完全沒有參與,並且撥付給王福滿的8000元,也沒有經過教育局。至於民間單獨給他的捐助,需要問新街鎮中心校的校長陳奎和轉山包小學校長付海。
新街鎮中心小學校長陳奎則告訴本台,他們並不掌握王福滿收到了多少捐款,青基會給王福滿的款項,也沒有通過學校。他稱當地自然條件惡劣,中心學生校包括分校在內,約有2000名學生,但貧困的留守孩子人數,他稱不清楚。
他說︰對口捐的他們是直接寄給王福滿嘛,我們學校不經手的。我們也不太好去查,這是他個人的隱私嘛。青基會他們給王福滿都沒有經過我們學校的,我們都沒有參與。我們整個鎮有2000左右的學生。這個地方的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它的海拔是2870米,貧困的留守兒童具體多少我還不太清楚,諮詢一下其他的相關部門好不好?
本台記者試圖瞭解此批捐款中,捐贈人指定用途的詳細情況,但雲南省青基會和昭通青基會的電話,則無人接聽。
本月9日,昭通市8歲留守兒童王福滿冒著零下9度嚴寒上學,滿頭冰花的照片震驚了社會。此後,民間自發開始對冰花男孩提供捐助,但雲南方面迅疾表示,由青基會統一接收捐款,並用於當地更多的貧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