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發佈公告,由周一起公開徵集一批抗震救災社會監督員,年齡在廿歲以上,身體健康及熱心公益者均可報名,公告上沒有寫名招募確實的人數及工作的時間,報名截止日期至本周五。
成都災民謝先生周一接受本台訪問時指,他根本不相信政府會找老百姓從事監督的工作,謝先生指,在互聯網上,經常有揭發救援物資被人非法截留,甚至挪用的事情,謝先生指,當局招募救災社會監督員,是欺騙老百姓的手法。他說:在物資發放上存在很大的漏動,我認為當局應該以記名方式,公開挑選監督員,一定要有透明度,否則,所謂的監督員最後亦會是由當局的人自行委派,根本無從監督,最終救援物資及賑款都不會被全數送到災民手上。
另一名災民劉先生指,網上曾經揭發有地方官員,私自截留救援物資並送到官員的女朋友所經營的店舖,引起大批災民抗議及與警方發生衝突,劉先生指,以往災後當局亦有招募觀察員或監督員,但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法定的權利,劉先生指,當局根本就是做秀。他說:當局是全面控制,例如政權及經濟等,根本不會開放與老百姓參予,以往災後大陸亦曾招募觀察員,但他們的權力極有限,可說是沒有權的,那怎能擔心監督作用呢,這完全是沒有意義的,是當局做秀罷。
大批網民亦在互聯網上批評,有網民指當局從來沒有公布救災款項及物資的發放情況,監督員又何得何能管得住捐款捐物呢?,亦有來自阿壩金川的網民指,該地所受的地震影響極為輕微,但災民仍獲發大量的救助物資,他指責地方官員搶佔真正受災人民的救命物資。亦有網民要求當局公開賑災賬目,容許媒體作為監察者。
就市民及網民對監督員的疑問及指摘,本台致電省紀委監察委員會,值班人員指負責招募監督員工作的省紀委正事務繁忙,而他本人就不清楚有關工作的詳情,叫記者直接致電省紀委的電話查問。他說:很多東西都是那人負責的,你想了解問題的話,你祇有直接致電他或向他的部門理解。
記者多次致電省紀委的手機及坐機電話,但電話不是被佔線,就是已轉駁留言信箱,至截稿前都未有負責人回覆。
四川省民政廳指,給予四川地震災民的補助金和救濟糧食,將會在周三開始發放,並確保全部災民在六月一日前收到。當局較早前宣布,會對無家可歸,無能力生產及無收入的災民,實施臨時生活救助,每人每日獲發十元人民幣及半公斤糧食,而孤兒,孤老及孤殘人士,每人每月獲發六百元,為期三個月。
國家審計署動員三百人,在四川、北京、陝西及甘肅等地,查核四川地震的賑災資金及物資,包括由捐贈至接收、保管、發放及使用的整個過程。審計人員除了到災區,亦開始對財政部,民政部等多個有接收捐款或物資的部門進行有關的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