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快報》周一突然改版,把1個評論版、2至4個中國新聞版、2至3個國際新聞版,以大篇幅的廣州本地或珠三角的新聞取代。同時,總編輯陸扶民即日調任《羊城晚報》政文新聞部主任,職級不變,仍為正處級。至於他的總編職位,則由社長李宜航暫代兼任,副總編輯馬東瑾任副社長。
對於《新快報》的"整改",網上議論紛紛,包括現職的媒體工作者,也紛紛在網上留言希望了解事件。陸扶民周一在微博留言表示,根據工作需要,從今天起重返羊城晚報政文新聞部工作。他的根在羊晚,去年就請求"回家",今天終於得償所願。之後,他再次留言稱,他先在《羊城晚報》工作6年,後在《新快報》工作14年,一晃就二十年了,當年的小陸,已成長為新聞老兵。
留言被千餘網友轉發,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表達向陸扶民致敬和支持。同時,新浪微博也流傳,"《新快報》以後所有廣東省外題材全部不能做,電話採訪也不可以。國內國際新聞版撤,無論正面負面的所有評論、深度報導都不能碰。"網民懷疑《新快報》因言論尖銳遭打壓,擔心陸續有其他報紙遭殃。
記者周二瀏覽《新快報》的官網,發現刊出的主要都是廣東省內的新聞,以及文娛報道,儘管也有其他地區的報道,但都是轉載官方新華網的稿件,而且取材也偏重民生。
本台致電《新快報》了解,一名總機接線的職員表示,改版是上級領導的安排,屬於正常版面變動。至於報社的人事調動他則拒絕透露。他說,事件或多或少影響到員工的工作士氣。
他說︰"都是老總他們協商的,這問題我們不好回答。"
記者問︰"今天在評論和重大新聞好像都不是在顯著的版面上,也是改版的特點還是樣了?"
他回答︰"不是,有些事情我們這裡不是很方便說,因為牽涉到信息方面,我們不太方便。"
記者問︰"對於你們員工的士氣會不會帶來影響?"
他回答︰"有可能吧,只能說這樣吧。"
一名消息人士向香港《明報》透露,《新快報》是受上級批評而作出人事調動,其中於上周二(10日)轉載了整版《濟南日報》的文章,由於內文提到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李源潮和張德江,似乎有妄自猜測下屆政治局常委的組成及排名之嫌。但鑑於《濟南日報》是當地的市黨委機關報,而《新快報》只是《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旗下的一份報紙,因此方便動手。另有消息稱,由於《新快報》上月底新開的文藝批評專欄,作者幾乎每篇文章都把評論對象批評得體無完膚,因而得罪高層。
深圳資深媒體人朱健國分析,儘管有關的文章也有很多報紙轉載,但遭到"整頓"的只有廣東的《新快報》,他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他說︰"下了這麼大的狠手來整頓,標誌著廣東媒體的環境惡化,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廣東群體事件增加,社會矛盾衝突急劇地升級。另外一個原因是十八大,廣東的領導想汪洋是大家公認要再上一個台階的。為了保證這種約定的計劃和期望,因而把廣東媒體的自由度更加地降低。"
1998年3月創刊的《新快報》,隸屬《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要報道當地重大新聞及突發新聞,發行量在廣州市約排在第5位。2001年,《新快報》由澳籍華商周澤榮的僑鑫集團與《羊城晚報》合作經營。2004年在澳洲開設《澳洲新快報》,是地方報刊罕有發行海外版本。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