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行國民教育被指向學生洗腦(視頻)

香港特區政府準備在中小學推行國民教育,但被部份社會人士批評為一種洗腦教育。大約二百名學生及團體代表舉行遊行,要求政府立即撤回建議。(戴維森報道)

0:00 / 0:00
HK_education_protest350.jpg
8月21 日,學生及家長團體、多個政黨抗議政府準備在中小學推行“德育及國民科”,認為是洗腦教育。(戴維森攝)

教協、學生和家長團體、以及多個政黨的成員等大約二百人,周日下午在中環遮打花園集合,然後遊行到舊政府總部,抗議特區計劃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主要由九十後學生組成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鍾曉晴表示,國民教育科的教授內容與現時的通識科及常識科部分重複,如果成為獨立科目會浪費人力資源;而香港學制改為三三四後,學生上課的時數已經不夠,若加上新科目,會加重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國民教育科亦管制學生的思想空間,倘答案不符官方的立場,就是不合標準。鍾曉晴說,由小學開始灌輸這種榮辱不兼的意念,可以說就是洗腦教育。

鍾曉晴:中五開始讀影響性不會太大,因為我們有自己智識作基礎,但若由小一讀起,打個譬如:好像我家中的貓,小時與我的狗一起住,牠現在的叫聲是“胡胡”聲而非“喵喵”聲,這就是潛移默化,如果科目內容不是榮辱並兼,只是吹崇一個政權時,很自然地就會洗腦。

學聯副主席鄧建華批評,內容根本問題。鄧建華:內容只強調國家發展、強調個人貢獻國家、強調要服從政權,但人在這個國家裏有何義務、有何權利完全沒有提及。

小學生家長鄧先生表示,不能將國家民族的概念混淆。鄧先生:對國家的感情是應該培育,但我們不能將黨、國家、政府這些概念混淆,可以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文化,但不等如馴服於我們的政府或黨。

亦有家長說,若果政府堅持推行科目,應該將“六四”及“艾未未事件”等列入課程,由學生自行分辨對錯。而中學教師曾女士就批評,這是一種不道德教育。曾女士: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希望他們獨立思考,可以在將來的日子監察政府,提出對社會不公義的控訴,但偏偏這教育模式,就是要訓練學生不要質疑政權的做法,這絕對是不道德教育。

HK_education_letter350.jpg
8月21 日,學民思潮及學聯向政府代表遞交請願信。 (戴維森攝)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國民教育是中共意識形態的武器。何俊仁:現時中共政權已失去了他的管治權威,需要製造一種新的思想模式:就是愛國思想、民族主義,主要灌輸愛國教條思想。

遊行人士到政府總部之後,代表將請願信遞交有關人士,又在門外的鐵馬綁上黑絲帶,象徵學生的自由思考受到損害。

政府就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諮詢在這個月底結束,教育局對有團體遊行要求撤回這個科目,作出回應表示,現正廣泛聽取意見,包括教學人員及家長;而有關的專責委員會將詳細討論及參考各界人士的意見,作為修訂課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