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聲音持續

大陸一批活躍的維權人士、律師及學者,周四聯署公民建議書,要求中國最有權力的205名官員公開財產。同時也發起全民簽名行動,於明年3月兩會期間遞交至全國人大。十八大之後,民間要求官員公示財產的呼聲不絕於耳,官媒亦指出官員財產公開是大勢所趨。(文宇晴報道)

0:00 / 0:00

65名聯署發起人,包括維權人士胡佳、郭飛雄、黃曉敏;大學教授艾曉明、許志永、張千帆;維權律師劉衛國、劉曉原、唐荊陵、鄭恩寵等等。

聯署者之一的上海網絡作家李化平表示,以往大陸各地都有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聲音,不過一直未見有任何成效。因此,希望透過集合民間的聲音,把他們的訴求向全國人大發出。

他說︰"這是毫無疑問的,希望更多、更大的聲音,傳播得更廣、更遠,讓中國政府更加重視和正視這問題。大八大以後,我們是支持習近平反腐敗,和依法治國的公開呼籲。要堅定地依法治國和反腐敗,就應從自己做起。上樑不正下樑歪,當然是從最高級開始公佈。"

建議書指出,腐敗是當前中國極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多年來,口號式和運動式的反腐,一直沒能解決越來越嚴重的腐敗問題。雖然2010年時,中紀委、中組部、監察部聯合發佈一項新規定,要求處級以上領導幹部要報告個人、配偶及共同生活子女的收入、房產、投資等事項。但資訊並未公示,沒有起到根治腐敗的作用。

聯署者認為,高級官員掌握著巨大的公共資源,他們的權力影響著中國十三億公民的幸福安康,解決腐敗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財產公示,要求自上而下公示官員財產。

另一名聯署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也說,高級官員公開財產,才是反腐倡廉的關鍵。儘管他相信活動未必會有結果,但他們仍然會繼續推行,希望全國各地會慢慢推行。

他說︰"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做的,因為大家承認財產公開是反腐敗的關鍵。如果沒有財產公開,那麼民眾就無法監督。當然不能一下子全做到,但札信會逐漸實行。"

此外,上海逾千名訪民和維權人士,藉著每周三的信訪日,來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信訪辦等政府門,要求領導公開財產。

當天沒有參與活動的訪民吳學偉對記者說,因強拆他和妻子已上訪20多年,但問一直未能解決,妻子毛恆鳳10月被抓後處勞教1年半。各地冤案持續發生,就是因為太多的貪官污吏,他認為即使民間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聲音再大,也未必能做到。

他說︰"很難做到,這些腐敗官員敢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晒太陽嗎?他們現在就是為了得到的利益,對維權的、有維權訴求的人進行打壓。這就是利益之爭。"

十八大召開前夕,《紐約時報》一篇溫家寶家族擁有27億美元財產的報道,再次引起民間一片要求官員公開財產的輿論。後來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也發表題為"務實分階段推動國有財產公開"的社評,表示官員財產公開是中國改革的大勢所趨,但應在務實基礎上分階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