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污染繼續惡化,有官媒近日報道,河北省張家口市政府為了巨大經濟利益,加上環保意識薄弱,在當地縱容煤礦鐵礦大量開採,漠視周邊村民的健康,有村民更稱種出來蘋果都是黑色的。(文宇晴報道)
繼兩周前,官媒中央電視台報道浙江省四大海灣之一的樂清灣,因污染嚴重導致魚蝦死亡後,日前央視再把華北地區的河北省張家口市,當地的煤場、石礦、鐵礦場等長期開採、開發,導致煙塵漫天,市內居民苦不堪言。
當地訪民李玉蓮表示,污染的地區主要是在張家口市的南邊,分佈在懷來縣和宣化縣煤礦和石礦等集中的地方。她說︰"我是住在北邊,空氣很好,藍天白雲,因為沒有什麼工廠和污染。張家口市南邊,懷來縣主要是煤粉末污染,宣化縣主要是石粉的污染。"
距離張家口市懷來縣土木村大約2.5公里的土木煤炭市場,有"中國十大煤炭市場之一"的稱,但緊鄰的奚家堡村村民卻稱,14年來由於篩煤和裝煤的車都是露天的,幾米高的圍牆也遮擋不了。每當在九月煤炭銷售的旺季到來,風一吹粉塵幾乎能覆蓋到整個村莊的上空,而且即使緊閉門窗,家裡還是滿是灰塵。
大量的煤灰不僅影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甚至還影響了他們的收入。有村民向中央電視台記者形容,以往他主要種植蘋果,但現在長出來的蘋果都是黑色的,很難洗掉。其他農作物也很難栽種,因此現在只能種植玉米,但產量還是比以往的少。他說︰"我們這邊有葡萄果樹,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種?沒法賣,賣給誰?污染了賣給誰去?比如蘋果有個把,窩裡都是黑的。"
居住在懷來縣的市民侯女士對本台說,聽說有民眾多次上訪反映污染問題,但一直未見政府有任何處理,當局為了經濟利益而把民眾的反映置之不顧。她說︰"腐敗現象可多了,煤礦、鐵礦,我知道這方面是有人去上訪的,也有污染的。當局都沒人來管,有法不依,違法不究。"
本台致電張家口環保局了解,辦公室接線的工作人員稱,由於目前仍然未有一個專責部門,因而不清楚民眾有否向他們反映過環境污染問題。他說︰"因為我們沒有專門受理部門,或是舉報中心,所以我們這裡不太清楚以前有沒有這種反映。具體可以跟我但宣傳部聯繫,他們統一的回答。"
綜合媒體報道,懷化縣村民長期受煤灰污染外,宣化縣的馬家窯村及劉家窯村,周邊被四家石料廠及一家選礦廠包圍;赤城縣于家溝村也同時被四家鐵礦廠包圍,其中三家更是露天作業。房屋和農田也長年蓋上了厚厚粉塵,青翠的山坡林地變得光禿禿,部分被荒廢。由於大部份的村民無法可耕,為了生計,只能到工廠上班,默默忍受著污染。
由於張家口市每年出產的煤炭繳稅逾3億2千萬元人民幣,鐵礦亦佔赤城縣政府收入近八成。在巨大經濟利益的推動下,當地政府一直漠視污染問題。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