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 中國多地有維權示威

0:00 / 0:00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大陸多個地方均有維權的示威活動。其中,多名訪民在北京示威即遭警方帶走。有維權律師表示,要改善中國的人權,必須要落實法律條例。另有維權人士指,現時大陸的法律,並沒有保障維權的意識。(黃樂濤報道)

在"國際人權日",中國各地均有民眾舉行活動,抗議人權沒有保障。在北京,來自湖北、江蘇等地的數百名訪民,前往亮馬橋聯合國使館區示威。他們舉着寫有「還我人權」的橫額,數百警員前來阻止,並帶走多名訪民。

綜合大陸維權網站發佈的消息指,大批警察守在亮馬橋地鐵出口,每一個地鐵出口,也有40到50個警察在看守。警察一看見有人像訪民,並即上前查他們的身份證。當得悉是訪民後,便強制將他們帶上車。

另有訪民表示,現在訪民對信訪局、中紀委等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已經不存在任何期望,而政府採取的態度不是哄、騙、拖,就是威脅、恐嚇、毆打、關押等,因此訪民要覺醒,大家也轉移去聯合國或各國大使館上訪。趁着周三是"國際人權日"到此示威,希望得到媒體關注和國際聲援。

有關中國現時的人權狀況,大陸維權律師陳勇表示有目共睹,至於要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是要中國政府嚴厲執行法紀,才能改進現時的人權狀況。

陳勇: 中國的人權狀況好與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都心知肚明了,要中國政府嚴執法律,從而對人權改進。

陳勇又表示,現在中國不是欠缺法律,又不是欠缺規定,而是中國對法律條例落實的問題。至於現時中國法律對人權保障方面,他表示,現在中國對人權方面的發展是比從前有改善。陳勇指,從他經手過的案件來看,現在執法部門做事的觀點,對比起以前,是有一個好的變化。

陳勇: 現時中國欠缺的不是法律、不是規定,而是法律條例的規定是否落實到位。從我身邊的案件來說,執法部門的觀點,與以前有所變化。

另外,早前有南京居民,趁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南京參加"南京大屠殺紀念活動",向警方申請於周五發起遊行。行動發起人之一的維權人士王健表示,警方已表明不批准他們舉行遊行。

有關中國人權發展的問題,王健認為,國際社會現在已關注到中國的人權狀況;他又認為,中國與歐盟一方談及人權,只是在媒體上宣傳,中國要真正改變,才在人權上得到改善。王健又認為,現時的中國法律,只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他表示,中國法律並未能完全保障異見人士的人權。

王健: 現時中國的法律,只是保障人們的基本權利,有些法律可能只是空門。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於周三舉行記者會,其中被問到中國的人權狀況如何、中方在人權方面做過什麼努力,以及在國際人權領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他表示,穩步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切實落實"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人民享有各項人權水平不斷提升。

而在國際人權領域方面,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工作,與不同國家展開人權對話的交流,並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和搞雙重標准,與各國一道倡導以公正、客觀和非選擇性的方式,處理人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