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哈木獲提人權獎 女兒指是對父親工作肯定

0:00 / 0:00

入獄將近三年的維族學者伊力哈木,上周獲提名歐洲議會的最高人權薩哈羅夫獎,他在美國讀書的女兒菊爾·伊力哈木對父親獲提名感到高興,認為是對其工作肯定﹐同時希望更多人閱讀父親的文章,了解他的思想。而北京的維權人士胡佳向歐洲使館官員反映伊力哈木和家人的情況,希望國際社會繼續關注在獄中的伊力哈木。(潘加晴 報道)

伊力哈木的朋友胡佳周五(23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昨晚出席德國駐華大使館舉行的德國統一日慶祝晚宴,期間曾與歐洲國家駐華使館政治處的人權官員進行交流,當中談到伊力哈木的情況。

他說﹕外交官很關注伊力哈木在監獄裡服刑近三年的狀態,外交官也很關注伊力哈木在國內的親人,主要是他妻子和兩個孩子。這些我都是只能跟他們簡單的說一下,因為其實我也不知道那麼詳細, 我只能說伊力哈木的身體狀況現在還可以,並不像他被審判時比較瘦,現在他有一點恢復,也許他是故意把這種精神狀態表露出來,給他家人看,給家人安慰,這個就不得而知。我只能這麼跟外交官說,因為伊力哈木在探視時候被限制極其嚴格,不容許他家人提任何外界的事情,外界的人包括他們的朋友,所以造成一個困難的局面就是說,外界的情況也沒辦法向他直接反映,他的內心所想也沒辦法傳達出來。

胡佳說,伊力哈木獲提名歐洲議會的最高人獎,其妻古再努爾對此感到欣慰,但是對於中共會否在這個事情上採取報仇手段,她有莫名的恐懼感。

正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讀書的伊力哈木女兒菊爾·伊力哈木接受美國之音的電話採訪時說,她在得知父親獲得薩哈羅夫提名的時候非常感動,她的家人對此也感到很欣慰。

她說: “她(繼母)是知道有這麼個獎項,我爸爸被提名,然後我同時也跟她講了,因為我爸爸也被提名了另一個獎,所以跟她講了這個,她是非常非常的開心。她特別高興。只要是被提名了這些獎,她就覺得對我爸爸的工作是一個很大的肯定,她非常欣慰。”

菊爾說,她希望這些獎項能有助於改善父親的處境。但是她表示,所有關心父親的人為此付出的努力,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父親多年來所奮鬥的事業。

菊爾說,在她眼中,父親是個既嚴肅又幽默,內心又非常善良的人。

她說,父親不可能是中國當局所說的“分裂分子”:“(如果是的話),我父親不可能讓我繼續在北京上學,我甚至上過三年住宿學校,他不可能把我跟幾千個漢人locked up(關在)一個學校裡面的,如果他真的這麼痛恨漢人,這麼痛恨維人和漢人在一個地方的話,他是不會這樣選擇的,是不是?他肯定會讓我上維語學校,在新疆人的地盤。他從來都是跟我說,你好好跟同學相處,不要有民族情緒。因為有些時候,我雖然是在北京出生長大,但是我自己有時候都可以感受到一些不公待遇,那時候我爸爸反而會說,哎呀,你要理解呀,他反而會幫他們找excuse(理由)。如果是一個真正的separatist(分裂分子),他們肯定會煽風。但是我爸爸一般都很溫和,他都會跟我說,哎呀,你現在就是青春期啊,火氣旺盛啊,所以你才會這麼想啊,他會去幫他們找理由,奉勸我。”

菊爾說,她希望人們能夠閱讀父親的文章,然後自己做出判斷,而不是盲目聽信他人對父親的評論。

她說:“不管是美國的媒體還是中國的媒體,他們都可能會有自己的一個bias,就是偏向的一方。我不希望人們只看外人的觀點,而是多看看我父親的那些文章,然後自行判斷我父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國內的媒體,那些在不發表我父親任何文章的情況下對我父親所做出的不良的評價。”

菊爾說,她的家人在7月初去烏魯木齊探望了父親,他的狀態良好。

她說:“7月7號的時候,我的家人去探望了我的爸爸,他們會談大概是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們說是跟之前的精神狀況差不多,身體狀況也跟之前差不多,總體上良好。然後總體的精神狀況還算良好。我的家人有跟爸爸講我在這邊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在監獄裡頭是不可以提到政治的情況的,我們在這裡做的這些事情,他是不知道的,但是我覺得他心里肯定有數。”

伊力哈木原本是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維吾爾在線”網站的創辦人和站長,亦是維族溫和民權運動的倡導者,因此長期受到監視和打壓。在2014年1月,當局以分裂國家的罪名將其抓捕;當年9月判處無期徒刑,二審亦駁回上訴,維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