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發佈新的旅遊警示,指中國因任意關押、禁止他人出境等,被列為“提高警覺”的國家。呼籲國民前往中國要注意安全。有學者認為,因為中美在經濟及政治上存在分歧,尤其在朝核問題上,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所以美方希望以經濟手段制衡中國。(黃樂濤 報道)
在美國國務院周三(10日)發佈新的旅遊警示中,將中國列為第二級別的“提高警覺”國家,並指出中國無論在商業糾紛、還是需要協助調查方面等等,受調查人士都可能被限制出境,強調中國任意禁止他人離境。
此外,為了迫使被調查人士的家人或同事與中國當局合作,即使沒有捲入法律糾紛,或沒有涉嫌違法行為的人,也可能會被長時間禁止離開中國。
旅遊警示又指出,前往中國旅行或長期居住於中國的美國公民,曾因以私人電子信息批評中國政府,而被當局以“國家安全”理由遭到關押,或遭到驅趕。
吉林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王生認為,美國與中國近年來亦在處理朝鮮核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的意見,美國就想利用經濟手段來制衡中國,所以就將中國列為“提高警覺”級別,這樣完全是與政治有關的。
王生說︰朝核問題是特朗普上任以後,要面臨解決的問題,中美在朝核問題上合作之後,他也認識到朝核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出現了一些這個他意想不到的一些情況,可能他會就是要用那個經濟等等的(手段),因為美國的國會裡面,就參眾兩院裡面,還有一大部份人,是對中國抱有成見的,還是說要遏止中國的發展。
因工作關係,間中有到中國出差的美國律師方恩格表示,這次美國對中國發出的旅遊“提高警覺”預警,外界猜測可能涉及政治理由,但他就表示美國當局是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作出評估,況且列為“提高警覺”級別的,又不止中國一個國家。
他表示,多次到中國工作亦沒有發生甚麼的意外,所以不擔心到中國工作會有危險。方恩格指,當有美國人打算到中國旅遊時,亦不會參考這個旅遊警示,寧願網上找資料了解中國的情況。
方恩格說︰我覺得這次修改這個travel alert(旅遊警示),美國完全沒有政治動機。美國人去甚麼地方,也不會事先參考這個網站,因為這個資訊不是很新的,對不對?她們(美國當局)就很久才會更新,對不對?如果我明天要去內地出差的話,我就會問當地的同事、朋友,目前那裡安全不安全。
對於中國被美國列為“提高警覺”國家,內地旅遊業的反應如何呢?本台周五(12日)分別致電北京及廣州多家旅行社了解。廣州一家旅行社的職員表示,這個旅遊警示公布後,或多或少亦會影響到美國旅客到中國旅遊的信心,但他就不太擔心會影響旅行社的生意。
職員說︰有人不擔心,有人擔心是很正常的,這種情況的是控制不到的,如果換轉是我,(中國發出同樣的旅遊警示)我自己去美國的話,我都會再考慮吧。
記者問︰擔不擔心如果少了美國旅客,就會少了收入?
職員說︰因為旅遊業務是很多元化的,不擔心這個問題,有其他地方組團的,無所謂的。
根據美國發出新的旅遊警示,第一級的“常規預防措施”代表最安全,包括日本、澳洲、南韓、新加坡及台灣。
第二級是“採取提高警覺措施”,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德國、英國及法國等等,由於歐洲主要國家近來飽受恐怖襲擊陰影,因此被列入這個級別。
第三級則是“三思而後行”,包括有古巴、土耳其、尼日利亞及巴基斯坦等國。
最危險的第四級是“不要旅行”,包括阿富汗、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等等十個國家被評為不要前往的國家,最近核危機升級的的朝鮮也名列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