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后中国经济首现倒退

中国公布第一季经济数据,受到新型肺炎疫情冲击,首季经济同比下跌6.8%,差过预期的-6%,是1992年有国际标准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录得负增长。但有大陆经济学者指出,应该是1976年,即是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逝世之后最差。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 报道,也认同了这一观点,究竟他们的理据在那里呢?

翻查中国统计数据历史资料,中国GDP指的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前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接轨。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这样中国经济增强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200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完全规范了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至2013年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修订。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

总括而言,所谓的有纪录以来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但1949~1992年采取的是前苏联计划经济的统计方式,1992年开始采取联合国倡导的方式统计GDP。今年首季GDP growth的负增长,是1992年采取世界GDP SNA统计方式后首度录得衰退。1976年文革后开始向世界公布GDP 增长,1976年~1992年采用前苏联MPS计划经济统计方式,是从未录得负增长,所以也是1976年文革结束、也就是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经济首度录得负增长。至于文革十年及文革前的统计数据,受政治因素,如大跃进、浮夸风影响,数据真实性存疑,不能作对比。

责编 胡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