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抢购奶粉,近日又出现疯抢水果、“抢小鸡”等事件,有中国大陆学者分析背后心态,是因为国民“抢习惯了”。
四川8月初及上周河南有货车翻侧,村民赶至现场疯抢20吨梨子及苹果。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认为,“哄抢”事件背后反映国民缺的不是“德”,而是缺乏能让内心德行显示出来的保障,包括法律约束、信仰等。
节目亦讲及“抢”背后的心态,年初日本马桶盖被中国民众抢购一空,又不时出现抢金潮,白岩松问及,国人过去较穷,资源不够分配,“但现时咱的日子没那么难过了,没那么穷了,为什么依然抢?”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分析说:“抢习惯了”,过去30年改革开放每个人都在抢,因此抢出经济活力。“如果大家都安安稳稳,你们去干什么跟我没关系,那不就全落下了吗?
他又称,改革开放是从大家“差不多”开始,但现时却变成“差许多”,令人感到巨大压力,害怕落后于人,“非得要抢在前面,哪怕吃亏了我只要是大家抢到了一起,我也不怕”;但当“抢完再说”成为一种心理,结果“样样都得抢了,抢到最后甚至都不知道抢来干吗的。”(责编:胡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