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沉默后,中国大陆官方媒体开始就美中贸易谈判发表评论。首先是人民日报头版文章,标题就是 “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十足”,用官方数据说明,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已回暖,令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年度预期目标。也就是种底气,为应对外部挑战提供了较大的腾挪空间。
跟着就是环球时报发表了社评,指出在这时刻,中方最重要的是淡定。公众希望中美达成协议,但也一直对两国贸易磋商的其他结果、包括谈判出现阶段性破裂保持着思想准备。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社会对两国很快达成协议的预期没有美国社会高,这使得一旦谈判破裂,它对中方所产生的综合冲击将是可控的。
社评认为,在过去一年里,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每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苹果的业绩下滑了,福特汽车要关闭在美国的一条生产线,美国人都会往贸易战的后果上联想。
社评说,美方极限施压,恰恰表明美方对早点达成协议其实很着急。越是在这种时候,中方越要保持定力。中美贸易战的“发烧”再高一度,多烧一会儿,未必对中国在战略上就是很坏的事。在我方受损失的同时,美方也将在增加损失的过程中多积累一分教训,之后若能达成贸易协议,反而会更稳固。
社评向民众作出呼吁 : "中国社会在这个时候要坚决支持国家的应对策略,无论有什么变故,我们都与国家同在。我们要有承受谈判破裂的勇气和耐力,为政府维护我们的核心利益创造良好条件。谈判当然要争取好的结果,但如果我们不能承受破裂的可能性,好结果就根本不会出现。"
另外,经常以官方立场评论美中贸易战的微信公众号“陶然笔记”,7日发表文章,各大新闻网站都有转载。
文章说,中国政府在谈判前期低调的姿态,表明中方已经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换个角度,我们也能看到,中方一年多来反复强调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妥协的立场,不是空话,而是说话算话,一诺千金。”
作者认为,一年多来的经验证明,美国加征关税给中国带来的冲击是可控的,而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则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劲。 “如果有人觉得还可以再试试,那么他会发现,中国对各种情况已经做好应对准备。”
文章指出,以中美目前的体量对比和发展趋势分析,只要中国能坚持专心发展自己,坚持“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无论美国人采取什么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可预期和可控的。
作者认为,”他们(美方)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恐怕还是绕不开那张谈判桌。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保持定力是处理中美问题最重要素养,无论情况是什么,我们坚持自己发展的节奏不会变,不能变。”
责编 胡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