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领袖习近平的臭脸外交(陈破空)

安倍先到达,等待;习后出现,缓步上前,彷如老态龙钟。安倍先伸出手,习后伸手,犹豫几秒钟,才与安倍握手;安倍微笑,习一脸严肃;安倍开口说话,习却转过脸去,面朝摄像头,一脸的不悦和不情愿。在镁光灯的闪烁下,持续几十秒的握手,安倍微笑看镜头,习时而看镜头、时而看地下,拉长着一张脸。媒体描绘:习无奈,安倍尴尬,中日首脑会见气氛冷淡。更有外媒描述:“两人进行了堪称世界首脑外交中气氛最为尴尬的握手。”

这就是中日双方商谈了大半年、媒体热炒了几个月的中日首脑会谈最后登场的情景,大煞北京APEC会议的风景。

如何看待习近平的“臭脸外交”?一些外媒如此解读:鉴于国内浓厚的反日情绪,习近平不愿得罪中国的民族主义者,需要拿捏分寸,不能对安倍表现出太过热情。

然而,所谓国内反日情绪,本身就是共产党出于政治需要、人为挑起;而所谓民族主义者,早就被共产党调教得如同机器人一般,当中国政府派出大量战机、战舰(号称海监机、海监船),频繁进袭钓鱼岛,制造中日冲突的紧张态势(如前两年),这些民族主义者就表现得异常亢奋,对日本喊打喊杀;而当中国政府不再动作,钓鱼岛海域风平浪静(如自2013年12月之后),这些民族主义者也就安静下来,彷如中日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今年以来,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猛增,增幅高达88%。政府自冷,民间自热,这也是中日关系的真相之一。

有人以为习近平会太在乎国内民族主义者,乃是对中国国情、民情的不甚了解。其实,习近平给安倍冷脸,许多中国人并不认同,中国网络上,出现一片争议,认为习近平的表现,太失礼、太过份、太不近人情,反而更同情安倍。这番舆论,声势不小,以至于,官方喉舌《环球时报》不得不发表一篇社评,来为习近平辩护,该社评的标题是:“同情”安倍,中国人真的太善良了。

习近平的臭脸外交,在日本民众那里,更是激起强烈的负面反应,劣评如潮。“习近平无礼”、“习近平傲慢”、“习近平侮辱日本”、“中国领导人粗鲁”、“中国独裁者的面目”,这样的评论,充满日本网络。可以预见,即便中日两国政府缓和关系,但日本民间对中共的反感,仍将一如既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何况,中共还在这层冰冻的关系上不断添加冰风暴。

与日本民间舆论不同,日本政府发言人说:习近平以“非常绅士的方式”会见了安倍晋三。可能是为安倍的尴尬外交打掩护、堵塞在野党的批评声浪,然而,把一个最没有绅士风度的人,描述为“非常绅士”,听上去,怎么都像是讽刺。

众所周知,近年来,美俄、澳俄关系冷淡,但在北京APEC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见到俄国总统普京,主动打招呼,含笑握手,并热情寒暄,交谈数分钟;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此前,就马航事件,曾表示要单独质问普京,遭到后者拒绝,阿博特还开玩笑说要跟普京“抱摔”(“肉搏”)。但在北京APEC会议上,两人仍能友好互动,并短暂交流。

对照之下,经由中日双方协商与安排,参与中日首脑会谈的习近平,却一副臭脸。在日常生活里,一般人发生矛盾或不和,有可能呈现一方对另一方表情冷漠、爱搭不理、不情愿、不耐烦的表情和态度。然而,身为国家领导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动辄耍脾气、耍大牌,往轻的说,是幼稚、孩子气、不成熟、枉为一个大国领袖;往重的说,是没修养、没教养、没风度、代表一个“礼仪之邦”的沦丧。

难怪,西方领导人经常呼吁中国领导人:“要像一个成年人那样行事。”一个不成熟的领导人,就注定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对应的,一个不成熟的大国,就注定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习近平使性子、耍态度、做脸色,也折射出其身世与背景的全貌:文革一代的粗野,工农兵学员的无知,红二代的骄狂,太子党的傲慢。

中日首脑会谈前,双方达成“四点共识”,习近平的“臭脸外交”,也可解读为对这“四点共识”不满意。中方原先提出实现中日首脑会谈的两个先决条件:安倍承诺任内不再参拜靖国神社;日方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

但日方并不接受单方面有条件的首脑会谈,毕竟,国与国之间,是彼此平等的关系。“四点共识”中,并无靖国神社话题;提到钓鱼岛,表述仅仅是:双方认识到“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东京给了北京一点面子,以供中共对国内宣传用;但并不是北京想要得到的里子:认可主权争议。

不满意归不满意,既然达成了“共识”、同意举行首脑会,就应该拿出一点起码的风度,开门迎宾,以礼待客。然而,身为大国领袖的习近平,竟连这么一点胸怀、气量、气度都没有!

针对中日首脑会谈,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是:“习近平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显误导国民,仿佛,这次首脑会,并非中日双方协商的结果,只是日本单方面的索要。居高临下,死要面子。中国官方媒体的另一个标题是:“礼义不可分,获礼遇的安倍莫辱信义”。意思是,习近平对安倍“以礼相待”,“现在球已传到日本政府一边”,就看日方如何表现了。且不说,全世界都看到,习近平对安倍无礼相待,论信义,在国际上看来,恐怕还是中方更成问题、更值得反省。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