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伙伴到对手 欧盟对华态度为何大转弯?(江静玲)

未来两周对欧盟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不仅英国脱欧进入最后时刻,欧盟和英国的关系改变已属必然,欧盟与中国关系在后英国脱欧时代出现剧变的走向也将在这段期间定调。

第9轮中欧高级战略对话,周一(18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中国外长王毅届时将代表出席。欧盟委员会在对话前夕发布了「中欧关系战略展望」,欧盟在这份最新出炉的报告中,首次把中国明定为欧盟的竞争者和对手─—西方舆论评论这是欧盟对华态度大转变。问题是,欧盟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把中国从过去的合作伙伴升级到战略伙伴后,决定重新定位为竞争对手?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分析此一转变。第一,从欧盟这份最新中欧关系战略展望报告中,可以清楚看到,随着中国崛起,过去20年到30年来欧洲对有关中国是挑战也是机遇的认知,出现了变化。为让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西方体系,欧盟和西方阵营其他国家曾站在同一线上支持中国加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内的多边体系,希望透过协助中国发展经济让中国与国际体系和组织融合,并借以改善中国人权与政治体制。

但如今欧盟看到的是经济实力大增的中国政权和人权不仅未见改善,反而更恶化 -- 不受任期约制的习近平成了中国新皇帝、西藏人的声音逐渐消失、维吾尔族人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香港的一国两制实际由北京操控。

在国际上,中国透过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国家赋与的优势兴起的经济实力,采取逆向操作 -- 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倡议一带一路,并连结两者打造新中国,欲借经济实力发展政治影响力,重塑西方包括民主和人权在内的传统与普世价值观。

这些事实,让欧盟感到不安但一直未采取具体反制措施。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在国安战略报告中把中国明列为竞争对手,是促使欧盟此刻决定改变对北京态度的第二个因素。

尽管欧洲政治领袖和舆论对美国特朗普总统的言行难以苟同,但在特朗普指称对华贸易不平等,包括中国政府补贴企业、市场准入不平等,以及保护智慧产权等议题上,欧盟一直是支持的。攸关国安和5G未来发展的华为事件最终成为迫使欧盟各国不得不面对重新审视并改变与中国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始终不愿在美中两国竞争中做选择的欧洲,此刻意识到美国毕竟是欧洲的老盟友,特朗普也不会当一辈子美国总统;反之,中国迄今未把从西方体系中取得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欧洲期待的对等责任与行动,且企图重塑西方传统价值观。何况,习近平可以当一辈子的中国国家主席。

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其实不是突然大转弯,而是经过反思和检讨酝酿出来的。这份最新的「中欧关系战略展望」与去年底欧盟出台的「连结欧亚战略」,以及今年二月通过的「对外投资安全审查法」草案,其实是相连的。欧盟对中国态度的转变,用「觉醒」来形容可能更贴切。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