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陆月球今年满50周年,半个世纪过去,太空已成为大国角力的新战场。继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指令规划筹建「太空部队」,法国总统马克龙本周宣布法国将在今年9月成立太空军事指挥部,维护欧洲安全的北太西洋公约组织(NATO)也拟定在今年底把太空列为战事领域。对太空军事化向来抱持犹疑的欧洲此刻立场为何出现变化?
欧洲对太空领域的探索向来坚持以增进人类和平为基础。欧洲太空总署是反对太空军事化的前峰,主张太空应属非军事化和共同分享领域,以期确保留给科学家们一个和平的空间增进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品质。但太空环境过去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在太空动作频繁,引起包括欧洲在内西方国家的警觉,诚如马克龙所言,太空已成为「真正的国家安全问题」。
太空部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建制,冷战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各自拥有反飞弹的太空防御部队,但都隶属联合部队,非独立军种;冷战后,美俄间则借着导弹条约相互约制。而改变这项游戏规则的关键则在于中国。
相较于苏联在1961年进入太空,美国在1963年登上月球,1970年发射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2003年才进入太空的中国在时间上晚了40年。但2013年中国神州十号载人飞行船发射时,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加入太空探索,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并誓言中国将在2030年赶上美国和俄国,成为太空强国。同年,中国发射了一枚导弹击毁高达超过35000公里的上空卫星,展现中国反卫星能力。此前,一般认为,如此高度的卫星不可能受到攻击。中国的连串动作,引起欧洲专家和舆论警觉,纷纷揣测─中国到底想从太空中得到什么?
尽管对北京方面宣称中国太空探索以和平为目的,不会进行太空军备竞赛存有质疑,欧洲太空总署并未跟随美国太空总署的脚步,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停止与中国合作。今年初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上月球背面,欧洲太空总署和欧洲多国太空机构均有所贡献。
但欧洲舆论同时注意到,中国在2018年向太空发射了38枚人造卫星,首次在数量上超过其他国家,这些卫星不论是商业、通讯、侦察、导航、军事或其他跨领域使用,在在显示中国在太空领域中已占有一席之地。继美国特朗普总统今年二月先后宣布中止美俄中导弹协议,签署创建太空部队指令后,中国和俄罗斯一样有能力从地面发射导弹进入太空摧毁他国卫星,中国军方正研发提升攻击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国家太空系统能力的担忧,再次浮现。对于地缘上在俄国中导弹射程内的欧洲,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调整,不啻是当头棒喝─欧洲必须建立自己的太空防御和战斗力。
面对太空渐成兵家必争之地,太空战略环境成为各国新征战空间,悍卫太空资产已成新战争战略的事实,代表欧洲新一代领袖的马克龙在2018年率先提出法国将制定太空防御战略;与美国情报交换关系紧密的英国朝野相关人士也陆续发出俄国透过卫星进行间谍活动,以及中国太空技术正以快马加鞭的姿态追赶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警告,强调拥有国家太空战略的急切性。
今年12月北约峰会将在伦敦召开,维持太空优势是各界目前最关切的议题,预期本次峰会将为北约制定成立七十年来的第一个太空战略订下框架,把太空和陆地、海洋、空中、网络同列为北约军事领域。对于美国领导的北约欧洲盟国,在太空新征战时代,对抗俄国不再是唯一目的,防止中国潜在威胁的意识正加速提升中。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