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怡是中国西安民运和维权人士杨海的女儿。每到“六四”这样的所谓敏感时刻,杨海便要被当地警察强制“旅游”,今年也不例外。杨倩怡与妈妈遇到一个离开中国的机会,5月31日从上海乘飞机前往美国,杨海甚至不能送母女到飞机场,就被警察带走“旅游”了。
杨倩怡到达美国后第四天,就赶上旧金山华人在中国城民主女神像前举行纪念“六四”23周年晚会。几位“六四第二代”组成的小乐队在纪念会上演出,杨倩怡加入了小乐队,朗诵师涛的诗《六月》。这是一首纪念“六四”事件的诗。作者师涛是中国的一名记者。
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位中国女孩。
记者:你今年多大年纪?
杨倩怡:14岁。
记者:14岁,"六四"事件九年后才出生。你没有经历过"六四",你是怎样认识"六四"的?
杨倩怡:小的时候,听爸爸妈妈说,我就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死了很多人。有一次我还穿着素衣,表达纪念。我出国前,有人从海外给我们发来一些照片,我妈妈说你要看看,我一看,太可怕了,他们拿坦克机关枪杀人,怎么可以这样子!他们太残忍了。
记者:我想你爸爸妈妈不会忘记"六四",你会忘记"六四"吗?
杨倩怡:不会。
记者:为什么?
杨倩怡:因为它是历史,它是事实,我们不应该忘记它。我们要纪念我们的这些父辈们,他们的努力是为了我们下一代能更好的生活。
记者:你对你爸爸是怎样认识的?
杨倩怡:我觉得他非常好。
记者:怎么好?
杨倩怡:就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他一直在努力,我认为这是很值得的。我因为有这样的父亲也很骄傲。
记者:如果你再长大一点,长到你爸爸那样大,或者你也有孩子了,关于"六四",你会告诉他什么呢?
杨倩怡:我会告诉他,我说在这个时间,中国政府用非人的手段来对付人民,这是非常非常残忍的一件事情。我说要记住,不管有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它是事实,我们就应该记住它,何况还是在我们的国家发生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