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患矛盾之尖锐引人关注

最近,北京同仁医院一位女医生被一位她曾经治疗过的患者持刀砍伤,中国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引人关注。这种患者通过暴力手段伤害医生的行为肯定是违法而且不可取的,但与此同时,应该怎样有效调节这种医患矛盾的问题也令人深思。

0:00 / 0:00

北京同仁医院与病人王宝洺之间的医疗纠纷已经持续了四五年。王宝洺曾在该医院做过气管切开术等手术,并于2008年把同仁医院告上法庭。据中国媒体报道,王宝洺认为,同仁医院有伪造医生签名、伪造手术记录等问题。但法院一直不宣判,双方矛盾加剧,结果王宝洺挥刀酿成血案。中国一位病人救助团体的负责人王龙先生表示,暴力手段肯定是不可取的:

“不管你怎么样再有理,用暴力手段肯定是不行,我们也不赞成暴力。但是作为医院来说,作为政府的卫生部门来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怎么来防止这类的事情,怎么处理医院?还有政府的卫生部门都应该深思。”

中国卫生部已经对发生在同仁医院的这一暴力事件进行了谴责。显然,暴力手段不但不会解决已有的医疗纠纷,它的制造者还要担负新的刑事责任。到底应该怎样防止医患矛盾如此尖锐化的问题令人深思。王龙先生分析说:

“患者和医生应该互相谅解,作为医生要有医德;作为患者要谅解医生。所以对患者要有透明度,你是什么病,需要怎么样来治。他们之间发生问题,相互之间要沟通。如果连沟通都没有,出了问题以后,有关方面应该出面解决这些问题。”

在医疗纠纷中,医院方面跟治疗有关的文件显然起着关键作用。王龙先生注意到,现在在中国,一些面对指控的医院伪造文件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医疗纠纷中,修改你的病例涂改那是很正常的。所以现在诚实的医院不多。现在诚实的人也很少。国家风气不好。”

本来,医生的职责应该是救死扶伤,受到救治的病人应该心怀感激。但是,一旦医疗事故发生,医患关系就可能形同水火。在同仁医院这起暴力事件中,患者是在试图通过司法途径寻找解决办法四五年之后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铤而走险的。原来在陕西一家医院工作、现在美国从医的金福生医生表示,中国需要保证医院的病例等原始材料的真实性:

“对病人记录下来的东西,我们要有一个公开制度,最好立法,不能更改。你当时做记录的时候,你记下来的东西,病人应该可以获取,这样就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如果说记错了,我们应该赔消费者。如果说医生没错,在罚金上也可以有个证据。绝对不可以更改病例。”

金福生医生是《英汉医学实用辞典》的主编。他说,中国医院里的医务处负责处理医患关系,但这个医务处只是由院方工作人员组成的,而美国的医院里有一个伦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由多方面人士组成的,它负责倾听医生、病人和家属各方面的意见,提供调节建议,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他在谈到美国医院里的这种委员会时说:

“这里是要有社会团体的人。像法院有个陪审团的人员也可以参与,或者社会知名人员也可以参加管理委员会,要客观公正把矛盾在尽量这个范围内解决掉。这样就避免过多的暴力。”

金福生医生表示,无论怎样,任何一方都不应该采取暴力行动,认为自己受到伤害的病人应该克制暴力冲动:

“暴力绝对不允许的。要有一个讲理的途径给他们,而不是拿刀去杀医生。”

金福生医生认为,中国的医院应该效仿美国的医院,成立由多方人士组成的委员会,更好调节医患关系。

以上是本台记者安培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