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0多所民工子弟学校将拆迁

北京市决定在今年6月之前,将在朝阳、石景山、昌平、大兴、丰台等区完成面积不等的动迁。有30所以上的民工子弟学校将被拆除,一万多在北京打工者的孩子将没有学校上课。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北京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星期二报道, 春节本是孩子们开心欢闹、期待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但今年的春节,北京却有众多的农民工家庭在发愁:孩子的“下一个学期”在哪里上课?与众多将要被拆迁的民工子弟学校一样,朝阳区的腾龙学校在2009年秋季开学初就接到朝阳区教委的公告,学校必须拆迁,因此学校不能按学期收费,而要按月收费。原有的600多名学生中陆续有学生被家长接走,但仍有500多名孩子留在学校,参加了期末考试。报道援引一位来自河南的农民工的话说,新校址离现在的学校有20多公里,那么远叫孩子们怎么去上学?旁边的学校也都拆了,孩子去哪上学呢?他们有三种选择:一是全家跟着孩子以前就读的学校搬迁;二是就近寻找新学校入学;三是离开北京回老家上学。不这样的话,这些孩子马上就面临失学困境。报道说,只有少数家长表示已经考虑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搬家,若不搬家,对普通打工者家庭来说,学校住宿费是难以负担的。而对于能否就近入学,一位家长道出了他的苦恼:现在是春季开学,学校不招生,很难给孩子找到新的学校入读。中国社会活动人士万延海就北京市政府要拆迁农民工子弟学校表示:

“北京长期以来人口发展的很快,开始它可能对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发展可能估计的不是很够吧。所以心态上面它还是把外来人口当成外地人,所以对它的城市的规划, 政策方面,它对外来人口不是尊重的态度。 在过去几年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大概在02年出现过关闭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一些情况,那么06年北京当时在全市范围内关闭很多所个打工子弟学校, 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风波。 媒体、社会各界都起来反对这样的做法。之后北京市政府有一些改变,在政策上面开始把外来人口当成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给打工子弟学校开始有一些支持了, 但是整体上支持力度没有像上海、浙江那一块比较多。”

报道引述在北京教书10年的曹靖华老师的话说,目前北京的部分公办学校除了要求外地孩子必备“几证”外,还增加了一条门槛:考英语。曹老师认为,以入学考试作为接收儿童的先决条件是违反《义务教育法》原则的,法律规定适龄儿童都享有就学的权利。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技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蓝云先生就此指出,根据中国的教育法,剥夺任何孩子上学的权利都是违法的:

“如果这样做实际上是犯法的。 因为国家有教育法,教育法规定中国现在的义务教育应该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政府应该是有这个责任, 这是政府的职能之一。应该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北京政府如果这样做的话, 实际上是违法。”

《中国青年报》报道指出,实际上,在帮助农民工子女找学校问题上,中国一些省市在财政允许的基础上,已经进行了实践探索。比如,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温馨工程”热线咨询服务,主动指导农民工子女入学,改变了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盲目为子女找校的局面。武汉教育局在媒体上公布了当地313所公办中小学的校名、校址、联系电话等,明确指出这些学校不收借读等费用,农民工子女的收费与城市儿童一样。截至2008年,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近15万人,其中近90% 在公办中小学就读,这一比例在全国居于前列。另外,浙江省绍兴市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制度。外地人子女可凭暂住证、劳动合同、婚育证明等材料申领“入学绿卡”。一位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表示,他们希望透过媒体呼吁,应该为拆迁学校的孩子在公立学校预留座位,因为孩子的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教育心理教授蓝云先生指出,农民工在中国经济这二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所享受到的社会服务却微不足道,中国政府起码应该做到保证农民工子女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

“民工实际上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去年的《时代周刊》把中国的民工登在了他们的封面人物上, 认为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但是他们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间受益的是最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却要被剥夺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现在不光是他们不能受益, 他们的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要被剥夺的话,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不应该发生的事, 受教育权是人权的一部分, 如果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实际上是侵犯人权。”

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月10日召开的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教育部今年首要的工作是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今年教育部将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全面取消借读费。这一计划在首都北京能不能落实,还有待观察。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