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界谈电视连续剧作为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媒介之一

香港《亚洲周刊》题为《电视剧发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文章说,中国国产电视剧节节升高的收视率,正承载着文化软实力风向标的职能。有批评界人士表示,文化软实力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影视作品只是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媒介之一。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亚洲周刊》的文章说,“电视剧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切入点”。这个判断是否基于实地调查暂不去说它,中国的电视剧在海外的确有一定市场,至少许多海外华人喜欢收看中国电视剧—这是没有问题的。

华人文艺批评家董鼎山表示,电视剧是很重要的文化媒介, 但是反应中国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的电视剧不像香港导演吴宇森的武侠片那样容易为普通西方观众所接受:

“美国人的口味跟中国人的口味不一样。中国古代的《三国演义》电视剧的话,你至少要做到像香港姜武武的导演在美国很吃香,他老是导演武侠片,正正规规的用历史性的电视剧跟政治没有关系。主要是表扬中国古代文化的。我想拍出来后卖不出来。哪个电视要出钱要他这个。因为美国人的口味跟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口味是完全不一样。他们所要看的是很轻快的,不是很轻快的就是所谓很恐怖的东西。你真真实实的好像讲学一样的东西绝对弄不通的。弄一个剧本完全是里头情结很复杂的,能够适合外国人口味的那就不是中国古代文化了。”

旅美学者、评论家谢选骏表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影视作品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他认为,意识形态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电影、戏剧只是软实力的一个方面。软实力有很多方面可以体现。软实力首先我觉得是意识形态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这才是它真正的软实力的所在。比如说美国它国力的一个很大的来源就是它的软实力,就是它的建国纲领、宪法框架、以及它的基本理念比如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人就是同等。所以,任何人不应该骑在任何人的头上这些基本的概念,还要尊重法律,保护人权。这都已经成为普世价值。本来是少数几个国家,本来法国的卢梭他们几个,英国一些哲学家提出的,法国也有一些个别人提出的一些理念。然后第一个实现的是在美国。当然英国也是有宪政的,但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普遍原则来推行。在法国革命的时候就把它也当做一个原则。现在就把它当成一个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这种就是软实力的源泉。然后这个软实力从其它方面辐射下去就变成了体现各种文化的表现形式,电影、电视、那还有网络呢。一个国家的提升软实力怎么能封锁网络?自己把自己的脖子给恰住了,怎么就有软实力呢?”

中国不少人提倡中西文化对话,将文化对话作为表现软实力的一个平台。谢选骏说,中西文化对话很有必要,但是这种对话应当是深层次的,而不是浮泛的、咬文嚼字的:

"中国要跟西方进行对话,当然要是深层次的对话,而不是在那儿咬文嚼字的对话了。不是说对话换几首诗读读,那个东西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对话的意思。当然就文化深层的一些价值概念,一些思想模式进行交流。很多西方文化的民主概念为什么传入中国另一国语言翻译还能叫响呢?这说明它不只是一个语言翻译的问题,后面有东西的。"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谢选骏认为,儒家文化有与西方文化共通的地方,也有明显的区别:

“儒家与西方相同的地方如仁政、民本思想、要照顾老百姓这些就不去说了。说一些跟西方不一样的东西,儒家的文化基本上属于一种精英主义的,它强调把社会变成有君子风范的一个社会。这点还是跟西方的主流文化不一样的。现在西方主流文化是强调所有的人是向下看齐的。所以文化就越来越大众化。儒家强调是向上看齐的,下层人要学习上层人的。所以这基本是不一样的。”

但是,谢选骏说,儒家文化是精英主义的,共产主义也是精英主义的,但儒家文化不同于共产主义文化:儒家文化是建设性的,共产主义则是破坏性的:

“儒家跟共产党那个先锋队制度又不一样的。先锋队也是一种精英主义,就是说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儒家强调以文化为本位的。少数人学习了文化以后,用高级文化来影响多数人,是这么一种精英主义的。所以它这是有文化的精英主义。共产主义是属于无文化的,反文化的精英主义,谁反文化反得凶,谁就是精英。”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