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障房建设:进步中的缺陷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日前披露北京同一个地产开发商在同一小区开发的商品房没有问题, 而保障性住房成了豆腐渣工程, 被推倒重建;全国计划要建设的580万套保障性住房迄今开工率才刚刚过半。由此,中国保障性住房这项被政府极力宣传的民生和民心工程质量和速度成为公众担忧的对象。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中国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所采取的建设力度可谓前所未有。让人“感到非常温暖”的580万套这个数据背后的实际情况是:在2010年还剩下两个半月之际,全国保障房的开工率只有70%。为此,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创办人、深圳某资产管理公司总咨询师崔元星表示:

崔元星:“这个应该说普遍的都比实际的计划量要少。”

记者:“那原因出在哪里呢?”

崔元星:“原因当然是报的量是为了政策需要。安抚老百姓报的量,因为我们一般的要求报的量国家有个预算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但实际建的时候可能因为资金实际都没达到。当然是个政绩需要。”

中国人常说“大庙好上, 小鬼难缠”。虽然中央政府这个“大庙”为建设保障性住房制定出“宏伟目标”, 但地方政府那些“小鬼”“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在土地财政的利益驱使下,在执行对中央政府大力提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上大打折扣。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披露,甘肃省兰州2010年计划建设的4316套廉租房迄今开工建设的只有300套, 达标率不足10%。为此, 北京地产律师孟宪生表示, 在建设保障性住房问题上, 政府不能大包大揽:

“政府要解决住房保障问题,应该是在一个大的话题下或背景下来谈住房保障,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可以通过像这种不动产基金,不动产信托,发动社会力量、集中社会资金。”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近日在接受中国相关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以房地产投资信托进行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是个好办法。

针对有人说, 除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另一个制约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因素是土地这一问题,孟律师认为没有道理:

“因为中国的土地是国家所有,所以解决土地问题,这不是一个障碍,不是个问题。只要是有了计划,肯定能够落实。”

说到保障性住房的质量问题,崔元星认为是监管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此外, 崔元星强调, 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其结构, 而不是建与不建或建多少:

“一个是供给目标的对象,另外是保障性住房在设置的时候,你应该是大量地建设廉租房,它的产权由政府所有,或者为某一些大的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这种集团拥有廉租型住房的产权,而不应该把这种产权变成所谓的经济实用房直接卖给那些想拥有房子的人,应该他拥有居住权,但不一定拥有所谓的产权,永久性的产权。”

中国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全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应不得低于住房用地总量的70%。单单看数据,中央政府的政策可谓“以民为本”;但是,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胡志刚日前在接受中国相关媒体采访时指出:“政府需要的是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出来,而不是简单的“修房子”,与保障房的“量”建设相比,保障房的“制度”建设更为重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