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作家”廖亦武访台

流亡德国的中国“禁书作家”廖亦武目前正在台湾访问。星期五下午举行了一场既有音乐表演,又有访谈的读者见面会。

廖亦武双手捧着一架比巴掌略大的“手指琴”,左右手拇指轮流快速地拨弹着做为琴键的薄钢片,发出清脆的琴音。旋律虽然清脆,但曲子的主题却是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天安门大屠杀。

廖亦武介绍这首曲子叫做“六四悲歌”,创作于二零零七年,当时知名异议人士刘晓波还没有入狱。有一天他打了个电话给廖亦武。廖亦武说电话裡刘晓波非常悲观。因为刘晓波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天安门的亡灵全部都要被忘记掉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廖亦武说,刘晓波他很少对外表露这种情绪。

“弄得我也非常伤感,我说:‘你都没有理想了,那我就更没有理想了’。”

廖亦武说,这首“六四悲歌”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下写出来的。

廖亦武是中国知名的"禁书作家",目前流亡德国。一九五八年八月他出生在四川,一九八零年代经常在中国官方文学杂志上发表现代诗歌,多数是具有西方创作风格的前卫作品。

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下午,北京天安门的情势一触即发,他写下了“大屠杀”这首诗。六月四日在大屠杀进行时,他朗诵了诗并製作成录音带流传。为此他遭到当局逮捕入狱,被依“反革命宣传煽动”的罪名坐了四年牢。

一九九四年出狱后,廖亦武的创作能量大爆发,先后出版了“中国底层访谈录”等多部作品。他特别善于描写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命故事,因而作品在中国不断遭到当局查抄,但同时也受到西方出版界的广泛注意,获奖不断。

有现场听众问道,廖亦武的笔下把中国底层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然而这样的受访若不是心高气傲,就是性格比较保、低调。廖亦武如何让他们同意开口说自己的故事?

廖亦武的答案很简单:“酒”。对于受访者,廖亦武可以花上几天几夜和他喝酒,喝醉了就躺在地上,醒过来再喝。靠着酒,他得到了许多重要的採访信息,也使他的文章别有一番天地。

廖亦武日前得到独立中文笔会邀请访问台湾。他访问台湾期间正好遇上“三一八占领运动”一周年。廖亦武说,去年运动发生期间他不在台湾,但他却是一位热心的传播者。例如日本NHK电视台拍摄关于“三一八”的纪录片,“我起码传给了几百个人,当时看了还是非常感动」,因为两岸一旦服务贸易协议签订,台湾就‘守不住了’。”

廖亦武强调,如果当年没有把服贸协议挡下来,再隔几年台湾就不再是宝岛,肯定要遭到来自中国大陆的“重度污染”。

(记者:李潼 责编:胡汉强/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