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念抗战战力展演 战机险出意外

台湾纪念抗战战力展演 战机险出意外 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严德发周三特别前往台中清泉岗空军机地,慰勉多位参与纪念八年抗战「战力展示」的飞官,因为他们的冷静和技术,免去了一场可能在公众眼前发生空难意外。 四二七联队是由国府空军第三大队改编而成。第三大队一九三六年在江苏句容成立,是支经历八年抗战的部队。也因此,七月四日第三大队受命担任空中分列式的任务,使用的是台湾自行研製的「经国号」战机。

0:00 / 0:00

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严德发周三特别前往台中清泉岗空军机地,慰勉多位参与纪念八年抗战「战力展示」的飞官,因为他们的冷静和技术,免去了一场可能在公众眼前发生空难意外。

四二七联队是由国府空军第三大队改编而成。第三大队一九三六年在江苏句容成立,是支经历八年抗战的部队。也因此,七月四日第三大队受命担任空中分列式的任务,使用的是台湾自行研製的「经国号」战机。

然而在七月四日上午战力展示正式开始,战机编队逐一通过观礼台上空向佳宾致敬时,第三梯队的五架经国号战机其中一架突然左右摇晃,机头也出现角度俯仰并且向左倾侧。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在场观众和记者大吃一惊。

幸运的是异常情况只出现了五、六秒钟,之后战机恢復正常,以原来的编队飞离会场上空。空军司令部政战主任张哲平在典礼之后第一时间就对外说明了情况。他说:「今天的气流特别不稳定,但飞行员在最短的时间裡就把飞机改正了,保持了大致的编队,通过观礼台。」

担任总领队的四二七联队二十八作战队上校队长郑智仁就在晃动的战机后座。事后他接受了媒体採访,还原当时的情况说道。五架经国号战机以「大雁队形」通过阅兵台上空时,每架战机的左右间隔不到一公尺。当战机通过阅兵台上空时,即发现三号机受到气流影响而有晃动,他立即指示吕德威鬆开油门,战机才停止晃动。但此时又看到四号机出现左右各三十度的晃动,还好四号机的驾驶马上稳住,整个过程不到六秒钟。

驾驶三号机的中校分队长吕德威说:「第一时间发现飞机出现晃动,我知道可能是已经吃到乱流。我当下第一反应是判断我跟长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不是足够,立即把飞机改正,保持在编队位置上。」

虽然凭着优秀技术和反应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空中事故,但郑智仁对于突如其来的空中乱流破坏了展演的完美耿耿于怀。他说出状况的第一时间感觉是「有点闷」,「怎麽会这样!?为什麽会这样!?」

参谋总长严德发周三视察了四二七联队,嘉勉经国号编队飞行员的辛劳,肯定他们遭遇乱流情况,能够沉着处置、临危不乱,展现飞行员的专业技术及荣誉感。

事实上在台湾重大庆典阅兵的历史上,的确曾经发生空中事故。一九六四年十月十日双十节阅兵,总统蒋中正亲自校阅陆海空三军部队。当时一队由林鹤声中校率领的F-104战机四机编队,以低空飞过阅兵台上空时,四号机因为高度太低,擦撞到一座广播电台的发射塔。这时三号机飞行员王乾宗为了检视四号机的损伤情况,和林鹤声的座机擦撞。两机同时坠毁在市郊山区。

这起意外,当时媒体的报道、着墨不多,直到多年后才逐渐由媒体挖掘出细节。这和今日战机一有异常状况,官方必须立刻出面向公众说明的情况相比,实在有着天壤之别。

记者:李潼 责编:胡汉强/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