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侬墙”香港遍地开花 年轻人护墙打不还手

0:00 / 0:00

“连侬墙”这个名字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当时年轻人在墙上涂满歌手约翰·连侬风格的涂鸦以及披头士歌曲的歌词,表达对共产政权的不满。在2014年的香港雨伞运动期间,香港市民用过万张便利纸贴,制作了“港版连侬墙”。到了现在的“反送中”运动,“连侬墙”更在全港各区遍地开花。

2014年香港雨伞运动期间,香港市民以过万张便利纸贴,在金钟的天桥拼凑成“连侬墙”,贴上各种传扬民主理念以及政治诉求的标语,成为雨伞运动期间一道标志性的风景。到今年“反送中”运动期间,“连侬墙”再现金钟,但到七月初就被政府清走。但很快,全港市民就开始在各自的社区“重建连侬墙”,让民主讯息遍地开花,也让市民有抒发个人感受的平台。但这种和平的表达方式,连日以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

其中在九龙湾,周四(11日)凌晨,一名中年男子走到该区的“连侬墙”前,不断挑衅现场的义工,并撕毁墙上的贴纸以及标语。其中一名义工尝试阻止,被该名男子挥拳袭击,几分钟内连续挥拳十多次。义工倒地后再站起来,全程未有还击,只是默默承受。施袭男子又自称喝醉了酒,做什麽都可以,甚至扬言“捅你两刀都可以”。

被袭者为跆拳道黑带高手全程未还击

其后警员接报到场,将施袭男子带上警车。警方表示,拘捕一名46岁姓黄男子,涉嫌“袭击导致他人身体实际伤害”。据香港传媒报道,默默忍受拳头而未有还手的义工姓麦,有跆拳道黑带级数,他表示如果当时自己还手的话,事件不知道会发展成怎样。他又指当时现场有小朋友丶青年人及女士在场,如果情况更混乱的话,大家都会手足无措,觉得自己有能力站在中间。

市民无惧暴力 声言“拆一贴百”

到周四中午,本台记者再到现场观察,发现市民未有受前一日的袭击事件影响,继续用纸笔写上打气字句和诉求标语,比如“香港人加油!”丶“没有暴动,只有暴政” 等,贴在“连侬墙”上,有义工又用透明胶带,加固纸条。有人写上“拆一贴百”,警告即使纸条被撕毁,也会加倍继续贴。

但是在油塘区,所有的“连侬墙”纸条都已经被清除,不留痕迹。而在前一天晚上,有市民尝试在油塘地铁站设立“连侬墙”,被大批大汉包围,以粗言辱骂,并有所推撞。

警察宿舍集中区域爆冲突 二名退休警涉袭击被捕

在高峰时期,有约 200 人包围数名青年喝骂,场面混乱。由於该区有多座警察宿舍,有市民怀疑施袭者是休班警员。其后大批市民到场声援年青人,并要求警方执法。大批警员配备防暴装备到场维持秩序,更一度出示红旗,警告停止冲击,否则使用武力。其后施袭者散去,市民马上用便利纸条“重建连侬墙”。事件中警方共拘捕两名男子,涉嫌普通袭击罪,二人均为退休警察。

警方到现场之后将改名男子拘捕。(视频截图)
警方到现场之后将改名男子拘捕。(视频截图)

议员:群众斗群众丶文革式袭击要不得

民主派议员表示,看到油塘一带有疑似有组织的社团人士包围丶侮辱及袭击年轻人,而九龙湾的袭击事件,更是耸人听闻,认为情况不能容忍,民主派议员代表毛孟静呼吁警方严正执法。

毛孟静说:“大家都理解,‘连侬墙’在社区进行,基本上是一个最文明的表达,我们香港面对一个很严重,绝对深层次的政治问题,林郑月娥是完全拒绝回应民间的诉求。如果年青人,尤其是很多学生,他们以这种完全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任何文明社会必须包容的。现在这种群众斗群众,文革式的袭击,是始於当年雨伞运动,现在一直蔓延下来,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有网民号召市民,周五(12日)晚上重返油塘,到警察宿舍进行“全民贴爆便利贴行动”,准备在警察宿舍复制“连侬墙”。

而日前在大埔区的“连侬隧道”,警方曾出动过百名全副武装的警员,撕走留言贴,被议员质疑警力不合比例,亦被网民揶揄为“撕纸王”。

记者:吕熙 责编:胡力汉/申铧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