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和日本星期二下午一口气签订了五项协议,领域涉及电子商务、专利、药物研发合作、铁路交流及空难海上救援。
由于台湾和日本没有正式的外交关係,签署协议需要通过各自成立的「民间团体代表」:台湾「亚东关係协会」会长李嘉进,以及日本「交流协会」会长大桥光夫。但双方出席仪式的人员,都是政府官员。会场裡也并排展示着青天白日旗和日本国旗。
李嘉进和大桥光夫共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协议」、「专利电子交换合作备忘录」、「药物法规合作框架协议」、「铁路交流及合作备忘录」及「海上航机搜索救难合作协议」等。
大桥光夫致词表示,他担任交流协会会长两年半时间,首次同时签署如此多份协议。这令他非常高兴,也实际感受到台日关係务实稳定的发展。
签署仪式后李嘉进偕同台湾相关部会首长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说台日电子商务协议将是双方在签订台日投资协议后,持续通过「堆积木」方式,促进双方贸易合作交流。
但李嘉进也指出,对于发展经贸关係的途径,台湾和日本的思路不同。日本喜欢「堆积木」,通过一个一个个别协议的签署,最后达成一个类似自由贸易协议的效果。
但对台湾而言,更希望一步到位。李嘉进说经济的变动是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的整合非常快,台湾不能等,日本也不要等。他主张日本就一次和台湾谈EPA(经济伙伴协议)或者FTA(自由贸易协议)。或者是直接彷照刚刚和纽西兰签订的协议,不要浪费时间,坐下来谈,一次完成。
对于两国为什麽有这样的差距。李嘉进进一步解释认为,日本做事情比较谨慎,他也考虑到「国际情势」和经贸关係,这样的问题「不言可喻」。
记者再追问,李嘉进口中的「不言可喻」指的是不是日本担心和台湾签订整体性的经贸协议,可能招致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李嘉进只回答,「我可没这麽说」,一句话闪过了记者的提问。
此外,在「海上救难协议」中规范了官方相关部门需进行定期交流。记者问道,执行海上搜救任务的不外海岸巡防或军方单位,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台湾海巡和军方单位会和日本海警或军方单位交流?
对此,交通部次长范植谷只回答,目前是先以两国「救难协会」相互对口,但「政府部会层级」的交流也少不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李潼发自台北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