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执政时期,在总统府的“国家统一委员会”担任长达12年幕僚的张荣丰,接受自由亚洲电台专访,谈到李登辉时期,台湾内部的统独争议很大,当时出现一种乱象是“两岸之间密使满街走”。
前总统李登辉执政时期的幕僚张荣丰,7月28日于脸书发表题为《1990年代的总统府》的贴文,透露30年前的总统府,除了用人、公文、书信用语有着浓浓的蒋家威权遗迹外,到处可以看到威权体制的影子。他说暮然回首,才感觉台湾民主化其实已经走得满远了!
张荣丰1988年被总统府招募为幕僚团大陆小组成员,进入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担任长达12年的总统幕僚。
张荣丰得知李登辉过世并于当晚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几度哽咽,谈到当年两岸之间“密使”奔走,许多人以鲁仲连或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自居,李登辉因此以“有条件、有阶段,没有时间表”的《国家统一纲领》,为两岸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以落实“不争论统独、全力推行民主改革”的策略。
记者: 您认为李登辉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张荣丰: 就是把台湾民主化。九零年时我刚进入总统府,当时总统府跟皇帝一样(充满威权体制),在那种环境下,我们在整个风雨飘摇中,去完成那个民主改革,我觉得那是他的最大的贡献。我现在没有心情谈,对不起。
记者: 为什么要制定《国家统一纲领》? 为什么会成立国统会幕僚小组办公室?
张荣丰: 因为他不想浪费时间在统独之争,他希望把全部力量用于做台湾的民主改革,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用国统纲领当作防火墙,来隔绝统独的争论,全力进行民主改革,他主要的战略布署是这样。
记者: 为什么说防火墙? 当时两岸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需要防火墙?
张荣丰: 因为他当时要做国会改革,一定要把动员戡乱体制终止,一旦终止,两岸就洞开,国内(台湾)本来就有统独之争,他用国统纲领来让大家觉得他至少是主张统一,不过是有条件的阶段,没有时间表,也就是(统一)不会排到日程上 ,来隔绝掉统独争论,才有时间去做民主改革。
张荣丰: 九零年代"两岸之间密使满街走"
记者: 当时台湾的统独争议很大,当时出现一种乱象、您说过是"两岸之间密使满街走"?
张荣丰: 自封为密使,很多人自己热心地跑到北京去讲一堆有的没有的,很容易造成双方误判。
记者: 当时那些密使可能对台湾政局和两岸情势有什么影响?
张荣丰: 我觉得会让对岸误判。
记者: 怎么说?
张荣丰: 大部分去的都是外省第二代,或者国民党的外省人,他们给北京很多错误的信息。
记者: 可能给北京什么样的错误信息 ?
张荣丰: 譬如说李登辉搞台独,其实我们当时根本不处理统独问题,我们是处理民主化的问题,这些民主化的既得利益受到伤害之后,他们原来在台湾没有民主化时是既得利益者,民主化以后他们失去很多特权,他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所以两岸到现在很多解不开的结,也跟当时埋下很多因素有关。我今天没有心情,对不起。
记者: 1992年,总统府资政曾永贤透过关系和大陆总政系统取得联系,于8月31日和张荣丰衔命由台湾前往香港,在香港过一夜后,隔天搭船赴澳门,过拱北关后进入珠海,总政联络部长叶选宁派员在关口接待。9月2日飞抵北京住进中苑宾馆的“听雨轩”,当天深夜,化名岳枫的叶选宁和曾永贤和张荣丰谈了三个多小时。请问那一次的任务目的是什么?
张荣丰: 建立一个私下沟通的管道。
记者: 这个沟通的管道,大陆方面是什么人?
张荣丰: 杨尚昆底下的,当时杨尚昆是中共对台工作小组的组长,他指定了叶选宁,就是叶剑英的儿子,跟我们做对口。
记者: 当时的沟通渠道建立起来了?
张荣丰: 对,一直到两千年才断掉。
记者: 那样沟通渠道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荣丰: 减少了很多误判,彼此能互相查证。
记者: 后来沟通渠道为什么断掉?
张荣丰: 两千年政党轮替,我们的任务结束,新的政府有新的想法。
记者: 您认为李登辉对中国大陆政策是怎么样的?
张荣丰: 是希望用对话来稳定敌对的关系,不要引起激烈的冲突,争取时间推进台湾的民主化。
记者: 是通过私下的对话。
张荣丰: 但是随着民主化的过程,我们把这个管道制度化,并接受民意的监督,就是后来的海基会。
自由亚洲电台 陈美华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 梒青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