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被认为长期对港府和中央政府存在极大的不满,并因此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雨伞运动,以及引发港独问题。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将以往向政府提供政策的「中策组」改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政统办),并在上星期登广告用高薪招聘20至30位青年加入,同时提出开放政府5个咨询组织,让青年人自荐加入,被不少人士视为向年青人抛出「橄榄枝」,让他们分享权力。但在参与社会运动的的年青人中,这项举措却被认为是配合十九大的政治举动。
林郑月娥政府招聘「政统办」的「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及「高级政策及项目统筹主任」,属非公务员职位,合约期3年,前者月薪3万至4.8万元,后者月薪6万至9.5万元,连同约满酬金,高级主任3年总薪酬最高可达约400万元,被认为是针对时下年青人的「高新厚禄」。
学联前副秘书长岑敖晖星期日在一个论坛上指,从林郑月娥上台到近期的十九大,北京以至特区政府整个对港方针和政策都是收紧权力,包括褫夺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席位,用《基本法》第二十条进行「一地两检」把香港的土地割让出去,接连起诉参与社会运动的黄之锋等年青人,令香港进入威权政治时代,青年人不可能有分享权力的机会,港府这个举动无疑是配合十九大的政治举动。
学联前副秘书长岑敖晖:“中共习近平就要变习皇帝了,在全面管治权的对港方针下,林郑月娥这个举动开设职位,是否能突破全面管治权,将这个香港的管治权或者香港的政治权力,由不是香港生活的京官,中南海的官员,下放到年青人身上,这个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他又讽刺林郑月娥,当年雨伞运动期间与她就政改进行对话的五名学生,包括他自己,2个坐牢,1人等候判刑、另外1人等候审讯。他形容政统办为政治花瓶。
民间青年政策倡议平台干事何诗慧表明,绝对不会参与有关平台,批评特首林郑月娥只是将青年摆上台做政治花瓶,用年轻人的口去推动她的一些很腐败的政策,没有下放权力的空间。
民间青年政策倡议平台干事何诗慧说:“林郑这个人她自己的大脑是向着中央的时候,究竟青年人提出的意见都是反对中央立场的时候,那如何做呢?所以一定会有政治审查,第二就是会有很多人甘愿做自我审查。”
两人都认为,若将来政府是一个民主和开放的政府,这些针对青年的政策也许对青年有发挥的空间。
林郑月娥同日出席香港童军总会举行一年一度大会操时,她称政府会加强与民间组织合作,增加年轻人参与社区事务机会。
特约记者:陈槃 责编:安克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