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去蒋化?台艺人掌掴文化部长

0:00 / 0:00

台湾的文化部长郑丽君被台湾艺人郑惠中打巴掌,在台湾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在两蒋时代坐过政治冤狱的政治受难者,24号出面声援郑丽君推动转型正义的努力。逃亡台湾三多年的中国大陆异议人士龚与剑则认为这个巴掌打醒了拥护中华民国的“国粉”。

台湾文化部长郑丽君,22号下午出席关怀演艺人员春节餐会,逐桌敬酒时,遭蓝营资深艺人郑惠中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狠掴了一个巴掌。

郑惠中打人后表示,因为郑丽君推动废除中正纪念堂,这种人打她,刚好而已。

民进党政府从总统蔡英文、行政院长苏贞昌到同党立委,以及独派团体都公开谴责暴力。郑惠中则在隔天23号到文化部表示要为打人道歉。

但郑惠中说:“我致歉并不代表,部长做的事情是对的,(记者:他们说他们推动的是转型正义,不能用去蒋化一言以蔽之),她要拆中正纪念堂,我看到的新闻是这样子。”

不过媒体查证,文化部提出的方案,并没有要拆中正纪念堂。

文化部长郑丽君受访强调:“我个人受辱事小,台湾民主不容伤害,我认为我个人是否提告,或者我个人是否接受道歉,其实我认为不是事情的本质跟重点。”

不过检察官认为,郑惠中涉嫌伤害、妨害名誉、妨害公务等罪嫌,将她改列被告。

三年多前从中国大陆跳机到台湾的中国异议人士龚与剑,在脸书表示,当年他在家乡,拜托台湾朋友躲过中国海关,带上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摆在家中。到台湾才发现“中华民国”虽依旧是他认同的“国家”,但国民党却不再是以前的国民党。

龚与剑24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这个巴掌,打醒了还对国民党怀有崇敬之心的很多人。

龚与剑说:“国民党要站稳自己的立场,是不是要中华大一统,还是要捍卫中华民国台湾核心价值方面,他们必须要作出选择,但是我们看到国民党作出来的选择,似乎就是他们还是在九二共识和两岸一家亲上面,继续地麻痺自己,或说麻痺台湾人民。”

龚与剑还说:“对于我们这些从中国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来说,反而是国民党,才是所谓去蒋化的最大身体力行的推动者,从言行到举止到一切的背叛国父、背叛蒋中正总统遗嘱,真正的应该是国民党在背叛自己曾经的信念。”

龚与剑认为,在现今国民党的思维里,“统一”大于一切。但是,在很多国粉心里面,“反共”才是根本!国民党背弃老蒋当年的“反共”价值,犯了致命的错误,让数以千万认同“中华民国”的大陆人民及海外华人寒心。他的脸书一天涌入两千多人按赞,很多“民国派”的“国粉”心有同感,只是碍于对国民党的崇敬,而没有点破。

龚与剑还说,那些蓝营人士口口声声说不容忍“去蒋化”,但去蒋化最彻底的是跟国民党“两岸一家亲”的对岸中共。他们在中国接受到的教育是“蒋匪”!在他家乡他见到一位投共的“蒋匪军”,一名普通的士兵,抗战老兵,终身被中共批斗,靠捡破烂为生,孤苦一生。

当年共产党占据中国大陆后,蒋介石撤退到台湾,执行“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愿错放一人”的“抓匪”政策,酿成许多冤错假案,导致许多非共产党的本省人或外省人遭处死、枪决,或蹲了大半生的政治冤狱,许多家庭因此破碎。这些历经所谓“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难幸存者大都已八、九十岁,他们在24号声援郑部长。

台湾228关怀总会理事长潘信行说:“那个党国将我父亲枪杀,73年之后还有那个党国余孽,这样打我一把掌。”

台湾228受难者家属林黎彩也哽咽地说:“台湾好不容易走到(现在,)我们家属追求转型正义,有那里不对?”

另有政治受难者受访曾说,每次经过蒋介石纪念堂,她就心痛一次,并刻意把头转向另一边,不想看到这个杀人魔矗立在市中心。

政治受难者联合工作小组发表声明认为,郑惠中的巴掌,就像打在自己身上,也证明台湾社会尚未走出威权情绪。声明强调,台湾的转型正义工程起步太晚,必须持续坚持下去。

民进党籍立法委员尤美女表示,促进转型正义绝对不是撕裂族群,绝对不是简化为所谓的“去蒋化”。促进转型正义任务是发现历史,还原真相,及还原不公审判。

有网友找出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柏,2007年底接受BBC专访时,谈到在台北市中心占地几千坪的中正纪念堂,是否该存在的问题。蒋友柏认为,“任何国家领袖在他过世后马上就树立铜像盖纪念馆,这真的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蒋友柏还说:“我实在不知道国民党把我曾祖父当成他们的图腾,然后与列宁、毛泽东和金日成相比,这样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小华 台北报道 责编 : 陈美华 /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