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出席“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谈“九二共识”

0:00 / 0:00

在台湾,总统马英九星期四在出席“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时,表示“九二共识”就算被批判模糊暧昧也不妨,因为它的确是目前唯一能使两岸关系有效运作的游戏规则。台湾学者分析,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访美过程,美方应想确知蔡英文在两岸政策上,有更明确的政治定位论述。

在台湾,总统马英九周四出席「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即使现场有同步翻译,马英九仍直接向外宾「口译」他致词的重点,马英九说:That is the only way to maintain cross-strait peace and stability. It is true that the “92 consensus” has been critized as a ambiguous concept. Some even calls it ‘a masterpiece of ambiguity”. But so what? As long as it works, and works well.

马英九说:「『九二共识』是维持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唯一道路,没错!虽然『九二共识』被批评是模糊、暧昧的概念,甚至有人说它是『模棱两可的杰作』,但那又如何?只要它能运作,而且运作的效果很好!」马英九还强调,九二共识并非解决两岸所有问题的万灵丹,但以他执政的经验,九二共识具有可操作性与包容性,是行得通的游戏规则。

马英九说:「我们所主张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建立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上,因此,对我们来说,『一中』当然就是『中华民国』,而不会被表述为『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因为这都是我们宪法所不容许的,也因为这样,『一中各表』就可以体现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现状,最能够彰显『中华民国』主权与台湾的尊严,也是目前两岸达成共识的互信基础。」

马英九分别以中英文阐述有三份关键历史文献,可证明「九二共识」的存在及其内容。第一份文件是一九九二年八月前总统李登辉主持「国家统一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时,就「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达成的决议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马英九说:「这是李前总统亲自裁示的决议,也是他对于两岸关系重要的贡献,当时我是以国统会研究委员的身分在场,是这个讨论案的报告人,也是这份历史文献的见证人。」

马英九举出第二份文件则是一九九二年十月底香港会谈之后,双方同意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一个中国原则」,马英九表示,海基会的建议是陆委会核定的,当时的主委是黄昆辉,副主委就是他自己。至于第三份文件则是二零零八年台湾总统大选后的第四天,马英九说,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小布什通热线电话,主动提到说:「大陆与台湾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对话,『九二共识』是指双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其有不同的定义。」

马英九总结强调:「九二共识」是经过各方认可同意的重要共识。他说:「从过去二十三年来,可以看到一个清楚的事实,『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与『九二共识』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我认为,未来要继续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一个现状,关键还是在坚守『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这八个字。」

马英九近来频频重申「九二共识」的内涵,外界认为,与明年将参选总统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即将展开访美行程,有互别苗头的味道。

蔡英文日前主张其两岸政策是「维持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现状」,此次访美,被视为是接受美国对她两岸政策的「口试」,是否会有什么成果?或是能见到的美方最高层级为何?

参与这场研讨会的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徐斯勤,接受本台专访时谈到:「我想美国行来说,对于华府而言,我想他最希望得到(蔡英文)进一步在『政治定位论述』上,有更明确的说法,但我想当然在野党的主席呢,目前也有她竞选的考量,以及她对国内民意的观察,所以(美国行)会有何具体成果?或接见的层级到什么地步呢?我觉得这还是比较难预测的。」

徐斯勤认为,蔡英文的「维持现状」是偏重实质面的说法,但对北京、对美国,更重要的应该是希望看到蔡英文在政治定位论述上有更明确的主张,美国可能就是希望(蔡英文)有类似像「九二共识」这种说法,或是有没有什么其他变通的说法,对美国来说,这可能是在维持台海稳定上,他比较在意的问题。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