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艺术交流高峰会台北登场 百位两岸画家联展

0:00 / 0:00

两岸艺术交流高峰会台北登场,百位两岸画家联展。中国一级美术家陈永锵不好孤芳自赏、认为生命就该张扬,他说:「我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方楚雄则热衷表现「动物有情」的题材。

二零一五第二届两岸文化艺术交流高峰会周二在台北「中正纪念堂」开展,展览主题分为「岭南风范」、「大器风范」以及「大家风范」,除了两位享有中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的画家陈永锵、方楚雄,各以个展呈现,其他百余位海峡两岸艺术家作品,则以联展方式展出。

来自广东南海西樵的陈永锵,为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拥有文学硕士学位,他致词时简短地说:「我很光荣、很荣耀地,能代表大陆来的画家,在这里讲几句话,我是画家,会画画,不会讲话,很不好意思,我在想,我们这个展览,能够带着我们的诚意、我们的真诚和芳心美意,希望为台湾人民带来喜气和吉祥,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陈永锵此次展出的经典画作「岭南风骨」,规格为两百八十公分乘一百八十公分乘三,几乎占了整面墙,红花点缀于云海墨色间,吸引了镁光灯的焦点。另有蝉鸣荔熟时、南方热土、化作春泥更护花、刺桐怒放、杨桃、夏日骄阳、映山红等代表作。

陈永锵会后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在台湾办个展,展出的是他近几年的花鸟画作。陈永锵说:「我的艺术理念,就是要歌诵生命、歌诵大自然,所以我的花鸟画也许跟别人有些区别,我是觉得他们(花鸟)是非要有生命力的,所以特别要把他们画的强大、雄壮、饱满,充满朝气、自强不息。」

陈永锵还说:「枝 头小鸟啊、孤芳自赏啊、可怜兮兮啊,我不是这样,我认为生命他是要张扬的,所以有人开玩笑说,锵哥笔下的花,都不是母的,都是公的!」他提到自己三岁就拿 笔,现在六十七岁,画了六十多年,画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平时很注意观察,看到美的东西自然地反射作画,并不刻意。本台问他是否曾有过灵感枯竭的时候? 率直的陈永锵笑说:「可能死了以后吧,我没有灵感枯竭(的时候)。」

另一名个展画家方楚雄则告诉本台,十八年前曾在「国父(孙中山)纪念馆」搞过一次画展,这是他第二次在台个展,规模更大,展出森林、树林和动物题材的大幅创作。他特别喜欢大自然、热带雨林、有人情味、有乡土气息及动物有情的题材,认为一张画最重要的是表达作者的情感。

广东汕头市出生的方楚雄,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他透露,虽然自己在城市长大,但家里养小动物,而且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去看动物、寻找题材和灵感。而如何能将动物画表现得生动?方楚雄告诉本台:「我 觉得画动物要有感情,主要是人要友爱动物、要有爱心,要观察动物之间互相的关系,动物有些也是很有情的,包括小狗啊、小猫啊,他跟人时间长了会有感情,牠 有那细微的动作,包括我画的几个动物,牠会有互相的连系交流,这种眼神、这种动态啊,这都是要我们这种艺术家去观察,才能够画出很生动的动物画。」他还 说,他也画老虎、狮子,但不是画成凶猛的,都是画的很温和、内向。

采访期间,台湾主办人、岭南派书画家欧豪年走近赏画,方楚雄立刻请他点评,欧豪年说:「楚雄先生的向日葵、梅花、野藤、竹子、雪景,以及雪地上、冬天的刚的树枝、藤树、许多的走兽动物,都让你感动,笔墨趣味特写在他的作品上。」欧豪年称赞方楚雄的画作充满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南方杰出精神,也就是「江南山水岭南花」。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胡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