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两会月底福州登场将签租税及飞安协定

图片: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宣布,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将在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第十一次高层会谈。 (记者夏小华摄)
图片: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宣布,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将在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第十一次高层会谈。 (记者夏小华摄)

0:00 / 0:00

两岸两会第一十次高层会谈月底在中国福州登场,将签订两岸租税、飞安协定。至于「陆客中转」议题,则因中国方面希望陆客中转与航路优化「包裹式」处理,台湾方面希望脱钩处理,造成谈判触礁。

在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周二宣布,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将在本月廿四日至廿六日,于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第十一次高层会谈,签署「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飞航安全及适航标准合作协议」。

不过,五月底「夏张会」重大结论之一,也就是两岸将在今年中针对陆客中转议题发表「共同意见」,则因双方尚未达成共识,确定跳票!

陆委会副主委林祖嘉先是委婉表示:「我们原本双方沟通是希望能够发表一个共同意见,而且我们两岸针对陆客中转也做了很多相关准备工作,但是现在仍有一些双方各自关心的议题,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沟通,所以可能会来不及在这一次发表共同意见,但是我们后续还是会持续努力,毕竟这个中转对台湾来讲非常重要。」

媒体追问两岸在「陆客中转」议题的谈判出现什么困难?林祖嘉指出,五月底的「夏张会」中,双方就提到希望陆客中转,同时促进两岸旅客便利的往来,台湾方面认为这两个议题都很重要,但希望分开处理。

林祖嘉说:「本来,这个中转就是一般的国际惯例,只要陆方放了就是放了,那你便利往来,当然里面就牵扯到航路优化,让大家可以飞的时间缩短,但是那个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讨论航路优化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这两个东西是分开的,就说中转归中转、优化归优化,但陆方就一直希望航路优化的问题,可以赶快有些结果,那边的讨论其实就变的非常困难,时间上就等于说被拖下来。」

林祖嘉坦言,陆方一直希望两边同时看到一些结果,但台湾方面是希望先中转,双方因为有些不同的看法,这一次才没办法达到共识。

此外,针对总统马英九希望任内积极推动的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及「两岸货品贸易协议」的协商,原本期待在今年内能获致成果,结果也是「只闻楼梯响」,媒体问到这两项议题在马英九任期结束前是否可能有结果?林祖嘉只强调:「这两个议题一直都在协商当中,我们尽一切的努力,因为这两个议题都非常重要,那马总统在今年五月二十日在陆委会演讲的时候,这两个议题都是他认为他任内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会一定努力设法去把它完成。」

针对两岸两会将签署的租税协议,财政部次长张璠指出,协议是以国际税约范本作蓝本,根据平等互惠原则进行协商,如果与中国大陆现行的一百零二个租税协定相比,两岸的租税协议将更为优惠与周延。
财政部国际财政司司长宋秀玲补充说,以二零一一年度的资料模拟估算,台商企业税负将因此减轻约四十亿新台币左右,台湾的政府税收大概可以增加八十一亿到一百三十三亿新台币。

宋秀玲另指出,为防杜逃漏税,两岸「租税协议」订有资讯交换条文,会符合「不溯及既往」、「不做刑事案件使用」、「不做税务外用途」、「不是具体个案不提供」等原则,且涉及营业秘密、国防或科技等资讯也不会被拿来交换。

宋秀玲表示,台湾目前已签署二十八个租税协定,以欧洲为主要对象,已有十三国,亚太则包括印度、印尼、新加坡、纽澳,与对岸签将是第二十九个,未来可能往东北亚拓展。

至于两岸飞航安全及适航标准合作协议部份,交通部次长吴盟分表示,目前两岸定期客运航班每周达到八百四十班次,货运也达到八十四个航班,但因双方航空产品及零组件尚未相互认证,航空品维修检查仅能采取专人随机的方式执行。

吴盟分说,签署飞安协议后,两岸将在规范领域、监理机制、证照管理、专业认可及讯息交换方面进行合作,未来双方将可至对方航空公司进行检查作业,双方的航空公司也能委托对方的维修机构执行航机的维修签放作业,既能降低营运成本、提升竞争力,也可减少机械因素导致班机延误情况,提升飞航安全性。

对于两岸将签署租税协议,台联党立委赖振昌质疑,未来课税资料的交换上,台湾的资料肯定比较公开透明且正确,中国资料的真伪该如何防范?赖振昌还说,中国并不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未来台商、厂商遇到课税权的争议时,公权力该如何落实?相关的争端又该如何裁判和约束?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夏小华 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