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船民冤魂不沈 百零八座化身炉送极乐——跟随“知风草”柬埔寨行脚之一

本台记者夏小华近日跟随台湾的NGO组织,到柬埔寨实地观察他们的工作成果,撰写系列报导。反应了柬埔寨脱离“红色高棉”残酷统治多年后,今日柬埔寨人民生活的真实一角。

本台记者在六月二十六日跟着台湾在柬埔寨默默耕耘多年的知风草协会工作人员搭乘小船,航行在东南亚最大淡水湖泊--洞里萨湖,翻译人员林老师在船上告诉记者:“现在,就是我们要到克包稻渔村去剪彩化身炉,而且还要发米和太阳灯给村民。”

这是五年多来知风草为柬埔寨人建造的第一百零八座化身炉,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座,从暹粒岸边搭船到克包稻村,单趟至少一个半小时,回程更历经小船搁浅、抛锚、缺油,三艘船轮流出包的窘境,连同行的大和尚都要撩起袈裟“下海”推船,费时近四小时才摸黑而归。时值雨季,启程时艳阳高照、到了湖中央忽然下起大雨,泥黄色的湖水沿途飞溅,和着雨水打在脸上,一行人尚未享受到剪彩的风采,一路颠跛早淋成落汤鸡。

知风草协会创办人也是秘书长杨蔚龄向一群落汤鸡沿途补课。她说,柬埔寨人死后,家人多半在田里、河边、寺庙边找块空地,堆叠木材,将尸体以简陋棺木,甚至仅以草席、芭蕉叶包覆后火化,对环境和水源造成影响。有些人家穷到买木材的钱都不够,以致尸体烧不完全,也经常发生尸体历经火烧发生“抽筋”反应,突然“弹跳起来”,这种在惊悚片才有的场景,在这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许多穷人生命总结后附加的尾声。

而在洞里萨湖以“船屋”为家、捕鱼维生的十多个村,缺乏陆地烧尸体,尤其淹水季节,森林几乎「灭顶」,村民只好将亲人遗体扛上树稍,以三夹板固定后焚烧。去年克包稻渔村一名十岁男孩的父亲捕鱼时意外过世,男孩眼见树稍上父亲的遗体,一半还在燃烧,另一半忽然掉入湖水漩涡,非常悲伤,在老庙祝陪同下,跋涉两百多公里,请求协会为村里建造化身炉。

当时小男孩对杨蔚龄说,他决定剃度出家当小沙弥,“要念经、做功德,让父亲的灵魂不要断一半。”杨蔚龄坦承盖化身炉的钱都用完了,却见老庙祝和小男孩泪流不止,她感动地返台继续募款。

知风草一行人抵达克包稻村时,岸边挤满船只,八百多户、约三千位村民,早就扶老携幼席地等候,慎重迎接村里的大事。一位老太太泪流满面对杨蔚龄双手合十、连声感谢。杨蔚龄一度误以为老太太是那位出家小沙弥的家人,一问才知,她是去年为村里争取建造化身炉的老庙祝的太太,原来老庙祝几个月前病逝,没等到化身炉落成。而那位小沙弥出家数个月后,则因当地太穷苦,在庙里无人供养而还俗,剪彩当天,他到森林里为家人找食物,说好要来的,也缺席了。

老庙祝太太痛哭失声地说,她先生在树稍火化时,尸体几乎都掉入湖里,什么都不剩。杨蔚龄紧握老太太颤抖的双手安慰说:“终于建成了,有没有很高兴?把愿望实现了,功德也是送给妳先生,所以不要伤心,我们今天要把最大的功德给他。”

一旁的女乡长跟着说:“很多村民的状况,像这个老太太的先生一样,在树上放了三夹板、然后放了木材去烧,一样的,肚子很薄,所以烧了肉散开了以后,肠胃什么的通通掉到湖里面,以前常常是这个样子的,她亲眼看到,她想到那个场景更伤心,因为不只是内脏掉到湖里面,连身体、骨头慢慢都掉下去了、都捡不到什么了。”

这第一百零八座化身炉,汇集了杨蔚龄以前在航空公司担任空服员的同事,也曾是名主持人的谢佳勋和夫婿所捐一万美金、知风草捐助一千美金,加上当地村民两千多美金。为考量淹水期,这座化身炉特别建造在两层楼高的平台,雨季时才能开大船将建材运至村里,几个月后等湖水退去的旱季才能施工。

剪彩仪式由十多名和尚诵经、老和尚洒净,杨蔚龄则虔诚地跪在化身炉前,过程庄严,不少村民红了眼眶。怎料剪彩仪式才结束,另一个湖上村的村长也闻风赶至央求知风草也替他们盖一座,边讲边拭泪。

本台记者采访这名村长时问他,生已是这么困难,死能全尸火化对村民的意义?

杨蔚龄翻译村长的话说:“没有一个好地方火化、没有念经送他走,没有办法到达佛、没有办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沉沦到海里面了,尤其没有火化完整,即使念经,死者也得不到功德。”

村长提到,长久以来他们都是这么困扰,可是没有办法,他认为帮他的村民也是帮他自己,因为盖好以后,他知道自己将来从那里到西方极乐世界。

知风草今年在柬埔寨服务满二十年了,早期以帮助贫童就学、职训、收容孤儿、急难救助、兴建校舍起家。提到柬埔寨习俗,客死他乡,尸体不能回乡,只能暂放野地等亲人领尸,往往遭野狗刁咬,也吓到途经的学童,杨蔚龄动了为柬埔寨人建造义屋的念头,但怎么开口跟台湾人募“停尸间”的经费?于是,她自掏腰包一千多美金建造第一间义屋,意外地将“服务项目”扩展到“殡葬设施”,至今已募款建造上百间义屋及上百座化身炉,协助超过两千五百具遗体火化。

她坦言,有些捐款人难免忌讳,但华人社会拥有慎终追远的文化和「厚葬」的观念,因此这项公益服务能获得愈来愈多台湾捐款人的支持,有柬埔寨的台商捐助,也有家人、好友或同事集资捐助,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敢勇敢地答应居民的需求,再拼命回台湾找钱的动力。

多次主持化身炉剪彩的波贝地区大和尚有感而发地说,“佛教信仰”就是柬埔寨和台湾信徒共通的语言。

(特约记者:夏小华 责编:胡汉强/申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