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随着中港两地联系渐趋频繁,中港矛盾亦与日俱增。中国大陆居民对回归之后的香港,又怎样的态度?本集的节目,特约记者姬励思,特别访问了大陆老、中、青三代人,了解他们的看法和感受。
家住北京的董小姐,香港回归那年她正在念小学,老师对他们说香港回归是国家大事,应该欢乐庆祝,年少的她当时也怀着兴奋的心情。
她说: 当时老师说,香港租给英国大概一百年,然后说租期到,可以回归了,老师教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现在回来了,应该是要开心的,当年心情很激动很高兴。当时也有庆祝的活动,但我们年纪小,没有我们参加。
不过,随着自己逐渐成长,她对香港回归的感觉也变为平淡。
与董小姐不同,退休老师孙先生在香港回归时已年过六旬。当时他对香港回归一事并不太关心,较深印象的是香港回归前出现的移民潮。
他说,当时也是从国内的电视看到一些,当时我们对这个事情好像不太重视。我记得香港回归时,有很多香港人要离开香港,要移民到加拿大、英国。这个我印象比较深。
深圳的余先生,香港回归时他年近三十,一直都觉得香港回归跟他没什么关系。
他说:肯定(电视)全程转播,但我没啥兴趣,偶而看一下,跟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是政府的宣传而已。国家统一跟老百姓关系不大。
董小姐在香港回归后首次到访香港,她对香港的印象很好,觉得香港人很文明有礼。
她说:我第一次去香港时,还是挺喜欢的,因为香港人很有礼貌,不像大陆这样,一句话不爱听就会打起来。我去香港时,人是挺忙碌的,但是大家都很有礼貌,守规矩。
孙先生在香港回归前到访过香港,他最深刻印象是香港的新闻自由。
他说:我第一次去香港是93年,对香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的新闻自由,在大陆新闻是被封锁的。我买了一堆报纸杂志,晚上回来旅馆看,看看香港媒体对大陆的评价。
孙先生近年亦曾到过香港,但就感到香港人对大陆旅客的态度较以前冷漠。
他说:我去香港的时候发现,香港人对我们从深层次来说,也有看法。我自己切身感受不是太多,我去问路,很多人很冷淡,后来我知道很多香港人不会普通话,不知是否这个原因。
深圳的余先生经常到香港,他确实感到中港矛盾趋恶化。
他说:这个排斥会越来越加深。大陆人到香港去买奶粉,我 体会到在深圳接壤的上水、元朗,路都走不通,我要是住那里,也感到不舒服,地铁内大箱小箱的,都给堵上。他们对大陆人有排斥,我如果用普通话问路,他们都说不知道。
就近年中港矛盾越趋激烈,董小姐表示她没有亲身经历,但对香港人排斥大陆旅客,她却表示理解。
她说:对不文明的行为,我也特别排斥。我去过日本,中国游客有很多不文明行为,像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明古屋,偷了酒店的马桶盖,我就有的羞于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我不敢在日本说我是中国人。
余先生把中港矛盾加深,归咎于一国两制的实施并不成功。
他说:一国两制肯定失败,主要是两地价值观、制度不同,一个是专制、独裁,一个以自由为核心,你非要合在一起作一家人,做不来的。
孙先生原本期望香港回归,能对中国带来正面的意义,如借鉴香港民主自由的模式。可是,他发现20年后,香港反而有大陆化的趋势。
他说 英国这个殖民制度,在香港留下现代文明,法治,出版新闻自由。我的想法就是中共当局应该学习香港的管理,法制,市场经济,应该借鉴。我认为中共当局想把香港大陆化,我觉得很遗憾。
他认为这对中港而言,都是一大损失。
特约记者姬励思 责编:陈平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