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香港书展年度作家、中文大学教授李欧梵在书展期间回答记者和观众提问的时候表示,“从广义文化上讲”,他肯定香港去年秋冬的占领中环运动。
李欧梵教授曾于五、六十年代在台湾接受中学和大学本科教育,后来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李教授是这次香港书展的“年度作家”。
司马迁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从李教授写的书和他所关心的问题来看,他的一些观点会在中国大陆得到认同。李教授在这次书展期间所说,"我到目前为止还不相信资本主义是万能的,可是有种无奈感,就是整个世界都被资本主义吸去了。"对李教授这个话,相信大陆学者会有同感。
在谈到去年秋冬香港占中问题的时候,李教授说,"从广义文化上讲,我是肯定的,因为它至少使得年轻一代人发声了。"
世界上不一定所有人都肯定“占中”这个形式,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对占中者的动机表示理解和同情。美国博尔州立大学荣誉教授、经济学家郑竹园表示,
“香港年轻一辈的人希望,以后香港特首由香港人自己选出来,而不是大陆派出来-- 关键在这个地方…… 这个东西,恐怕双方都应当让一步。”
美国托莱多大学荣誉教授、政治学家冉伯恭表示,占中的动机是好的,但占中这个形式值得商榷:
“香港一部分人希望香港尽早实行西方式民主,要向前迈一大步,不是像北京说的:全民可以投票,但是候选人最后要由北京来决定…… 但是香港民主运动各组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占中运动,英国的政府也不同情。”
《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报道开门见山地说,“‘身份认同’在书展期间成为热词,怀旧、探索香港前途、关注本土文化一类的书籍热销一时。”
在被问及香港前途的时候,冉伯恭教授说,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大陆:
“香港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本钱跟中央政府对抗。”
郑竹园教授表示,香港的前途要看香港的经济情况:
“那还是一个经济的观点:经济好,香港的前途就好; 经济一垮,香港就没有什么前途……. 双方都要有个让步:大陆不要卡的太紧,让人家(主要指港人)有点自由吧!香港(如果)不搞独立,大陆应该放宽很多东西。”
香港的李欧梵教授表示,中国内地人太忙,比香港人还忙,精力十足,“但到最后,每个人都需要问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你快乐吗?”
(记者: 杨家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