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1月2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中国器官捐献委员会委员王海波不久前在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刊物的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中国红十字会负责的一个人全国性体器官捐献赠体系正在建立之中,试点工作已在中国大陆的16个省市进行了两年,预计将在2013年建成。届时将结束依靠死囚器官进行移植手术的状况。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就此表示,用于器官移植手术的任何器官都必须事先征得本人同意,否则就是剥夺他人权利。死囚也有人权和尊严,中国过去那种强迫移植死囚器官的做法是不道德的。
他说:“卫生部的新规定应该是对过去错误做法的一种纠正。以后器官移植应该是自愿的,应该向民众进行宣传,让人们在生前就决定,自己死后或者突然死亡后,是否愿意捐赠自己的器官。”
中国大陆由于缺乏自愿的器官捐献,目前绝大多数的移植器官来源于死囚器官。
据中国卫生部的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仅有1万人能够接受移植手术,主要原因是器官缺乏。
广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曾军表示,死囚器官的真菌感染率和细菌感染率很高,这也是导致中国器官移植长期存活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
他也认为,强行移植死囚器官是不道德的。
“禁止死囚器官作为移植来源的规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二,让老百姓来自愿捐献器官,这个路程需要很长时间。我估计,至少需要十五年到二十年,大家才会认同捐献器官的做法。”
据中国红十字会公布的数据,为了解决器官来源问题,2010年3月,中国卫生部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启动了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截止到今年9月15日,一共完成捐献419例。试点两年多来,累计登记捐献者超过1.5万人。
在广州的曾军医生表示,在中国大陆16省区,只有一万五千人愿意捐献器官,这个数字太少了。目前中国人不愿意捐献器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在作怪。
他说:“我接触的病人多,有人需要切开气管来维持生命,但是他的家人往往拒绝让医生切开病人的气管,因为他们觉得人快要死了,切开气管,他死后人就不完整了。他们认为,人死后,到另外一个世界,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身体,要不到另外一个世界怎样生存呢?”
曾军医生指出,过去医院知道有潜在的捐献器官者,比如,交通意外、脑溢血、各种脑死、心脏死亡的人会捐器官,因此动员他们捐赠器官,但家属愿意捐的人不多。目前器官来源仍然是中国器官移植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动员更多的人加入自愿捐献的行列,增加合法渠道的器官来源。
他说:“至少这一代的老百姓,他们的观念是没有办法扭转的。但是,20年后,新一代人在接受了科学教育后,对器官捐献会有新的认识,会接受器官捐赠这一做法。”
曾军医生建议,中国各级卫生部门应该建立和完善移植器官的分配和共享系统,在推动器官捐献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公平分配,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所谓公平分配就是将器官移植到最需要的和最合适的患者身上,而不是以病患的级别和金钱作为优先考量的条件。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